沒有真菌就沒有生命!IUCN首次將超過千種真菌列入瀕危 揭示「看不見的危機」

倡議編輯室 編譯/白璨瑀
真菌是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支柱,協助植物交換養分、水和資訊。 圖/shutterstock

2025年3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首次將超過1000種真菌物種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這項歷史性決議,凸顯「真菌王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威脅。

真菌是僅次於動物的第二大生物界,長期在黑暗中默默支撐著地球的生態系統,如今卻因森林砍伐、都市開發與環境汙染等因素,導致情況岌岌可危。

圖為已被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真菌「Fibrous Waxcap(Hygrocybe intermedia)」。 圖/shutterstock

看不見的地下夥伴...真菌的生態價值被大大低估

真菌雖然缺乏可愛動物的外表,卻在維持地球生命平衡上發揮難以取代的功用。科學研究顯示,菌根真菌與高達90%的植物物種根部形成共生關係——俗稱「木聯網(Wood Wide Web)」。微小的真菌菌絲遍佈土壤,協助植物交換養分、水分,甚至交換資訊,是支撐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力量。

真菌的生存環境極為多樣化,從土壤、森林到淡水湖泊、海洋生態系統,甚至人類皮膚都能發現真菌的蹤跡。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植物學系科學家Aishwarya Veerabahu表示,「如果土壤中沒有真菌,我認為地球上就不會有生命。」

芝加哥植物園(Chicago Botanic Garden)首席科學家Gregory M. Mueller也強調,「地球上的生命依賴真菌」。這些自然界的分解者,負責分解死亡或腐朽的木材、葉片和其他植物物質,如果沒有真菌,地球將被堆積如山的有機廢物掩埋。

蘑菇生長在地面上,真菌菌絲則延伸至地下,且土壤中數量最多的微生物就是真菌,能幫助土壤分解有機質、固碳。 圖/shutterstock

微小但有巨大影響!真菌是最有效固碳者

真菌在全球碳循環中,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過去一項研究指出,真菌每年可將全球36%因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儲存於土壤中,是世界上最有效的碳儲存路徑,少了真菌的協助,氣候變遷將變得更加嚴重,地球也將更不適合人類生活。

不過,真菌也深受氣候變遷影響,尤其與極端氣候、強降雨、乾旱造成的濕度變化有關。真菌生存仰賴固定濕度,氣候變遷卻加劇濕度不斷變化,使真菌賴以生存的植物生長受到影響,同時也改變真菌的棲息環境。

例如植物因乾旱而枯萎時,真菌便無法完成其生命週期,導致生態陷入惡性循環。一旦真菌消失,樹木、農作物的生長將變得緩慢,且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疾病侵襲。

保育真菌就是保護生態!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關鍵

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紀錄約15.5萬種真菌物種,但估計至少還有200萬種、甚至超過300萬種尚未被發現。Veerabahu表示,「人類對大多數真菌幾乎一無所知,有些甚至可能在被人類發現之前就已經滅絕。」

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真菌生態學專家Lynne Boddy指出,「真菌特別容易受到污染影響,尤其是化肥、化石燃料排放的污染。」Boddy表示,現在的重要任務是要找出哪些真菌面臨風險,並研擬減少外部威脅的方法。

而真菌的保育行動必須依照它的生物特性來採取行動,Mueller也再次強調,「沒有真菌的保育行動是不完整的。」像是森林與草原的管理應將真菌考慮在內,包括在森林砍伐過程中,維持林地有足夠的樹木與木質碎片,為真菌提供繁殖場所,並限制農業和天然草原的施作化肥,避免化肥減少土壤中有益真菌的數量和種類。如此一來,才能真正維持環境與生態的平衡。

科學家指出,森林砍伐過程中,應該要維持足夠的樹木與木質碎片,為真菌提供繁殖場所。 圖/shutterstock

參考資料: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瀕危物種 固碳 真菌 生態系統 生物多樣性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