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北部海域發現9種新動物 其一是國際保育對象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昨發布調查台灣北部海域棘皮動物資源成果,共鑑定出五十七種棘皮動物,其中本氏海齒花、黑乳參等九種是該區域新發現,以黑乳參最罕見,在華盛頓公約列於附錄二,是需要管制交易避免影響永續生存的保護對象。
海保署與台灣珊瑚礁學會團隊合作,自前年六月起,針對北海岸到東北角海岸潮間帶和亞潮帶設置廿四個調查測站。海保署指出,新發現九種棘皮動物包括本氏海齒花、紅滑皮蛇星、脊背壺海膽、心形海壺、灰蛇錨參、黑乳參、糙刺參、錦疣蛇尾和花棘刺蛇尾。
海保署表示,黑乳參在台灣海域相當罕見,以前只在墾丁南灣與澎湖南方四島有極少數的分布紀錄。
此調查還揭示了棘皮動物分布狀況,在海岸潮間帶測站中相對較為貧乏,但在亞潮帶測站物種較多,而海星主要棲息在礁岩上,海膽則是北部海岸優勢的棘皮動物,數量多且穩定。
海保署指出,棘皮動物包括海星、海膽、蛇尾(陽燧足)、海參及海百合五個綱,是具有悠長演化歷史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從前寒武紀的化石紀錄即可觀察到類似棘皮動物構造的痕跡。
海保署表示,棘皮動物少數種類常被撈捕食用,近年因棲地局限、破壞或喪失,加上過度商業利用,導致野生族群數量迅速縮減,呼籲民眾不要捕捉和干擾棘皮動物。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