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太熱不敢玩!未跟上極端高溫防治 專家:無遮陽設計應視為「不合格」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李柏澔
許多公園因為遮蔭不足,遊憩器材的高溫讓民眾「不敢玩」。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極端高溫對我們生活的衝擊已是現在進行式,許多民眾反映,遮蔭不足的公園在烈日曝曬下「根本不敢玩」。專家表示,政府應將遮陽策略、材料規範、高度與方位等設計指引,尤其遮陽安全必須是第一原則。也應在兒童遊戲場安全工作指引手冊明定「沒有遮陽設計的遊戲場就是不合格的遊戲場」。

閱讀更多:榴槤、沙漠甲蟲、幽靈魚啟發靈感 仿生大自然的建築藍圖

根據衛福部統計,今年5月到8月24日,全台0到18歲的兒童與青少年因熱傷害就醫人數已達107人次,比去年同期多了近4成。另綠色和平今年7月「氣候變遷對兒童夏季戶外活動影響分析」研究報告也揭露,2023年的夏季(5-9月)中,已有52天是暴露在熱傷害風險中。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兼環境與科技應用研究中心主任楊馨茹表示,有些公園即使有遮蔭,但一眼望去還是很熱,因為國內的公園並沒有統一標準與相關指引,舒適與否會直接影響公園的使用率,不舒適的環境會讓精心設計的公園也乏人問津,遮蔭設計不足或不正確,就是忽略孩童玩樂的安全性。

楊馨茹指出,在高溫頻率日益增高的當下,任何新的公園設計、改造或遊戲場設施,都必須以遮陽安全為第一原則,政府應將遮陽策略、材料規範、高度與方位等設計指引,納入兒童遊戲場安全工作指引手冊,並明定「沒有遮陽設計的遊戲場就是不合格的遊戲場」。

此外,老人、兒童、孕婦、戶外勞工等脆弱族群,在熱環境下承受風險更高,政府應強制公園設置氣象監測站或警示公告欄等,讓市民能即時掌握溫度、紫外線、熱危險警示。

閱讀更多:台北101到高樓大廈!玻璃帷幕在台灣 有辦法兼顧隔熱與節能嗎?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助研究員吳佳芳表示,遊戲場所有安全規範,但卻忽略了高溫等環境危險,遊樂設施材質表面溫度如黑色橡膠等可高達攝氏88度,人造草皮甚至也能達到84度。另各界也關注遊樂設施在高溫日曬下是否會釋放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這部分還須更多研究來證實。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高溫 熱傷害 氣候變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