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萬噸甲烷湧入大氣!暖化讓熱帶濕地成氣候炸彈

聯合新聞網 中央社
全球暖化導致熱帶濕地釋放出比以往更多的甲烷,這是一項警訊,顯示全球氣候目標正變得...

研究顯示,全球暖化導致熱帶濕地釋放出比以往更多的甲烷,這是一項警訊,顯示全球氣候目標正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路透社報導,濕地甲烷排放量大幅增加未被各國的減排計畫納入考量,也在科學模型中被低估,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增加政府進一步要求農業和化石燃料產業採取更大幅度減排措施的壓力。

濕地中儲存大量來自死去植物的碳,它們會被土壤微生物緩慢分解,而氣溫上升加速了這一過程,促進甲烷生成。與此同時,大雨引發的洪水導致濕地範圍擴大。

科學家早已預測濕地的甲烷排放會隨氣候暖化增加,但2020年至2022年間的大氣樣本顯示,自1980年代開始可靠測量以來,大氣中的甲烷濃度來到史上最高值。

近幾個月發布的4項研究指出,熱帶濕地很可能是甲烷濃度飆升的罪魁禍首,過去幾年來,光是熱帶地區就貢獻超過700萬公噸的甲烷排放。

負責5年期「全球甲烷預算」(Global Methane Budget)報告的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環境科學家傑克森(Rob Jackson)表示:「甲烷濃度不僅在上升,且過去5年中的上升速度是有紀錄以來最快。」

衛星儀器揭示熱帶地區是甲烷大量增加的來源,科學家進一步分析其中化學特徵,確定這些甲烷的來源是溼地,而非化石燃料。

去年3月發表於「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的資料顯示,過去20年來,濕地的年排放量比科學家根據最惡劣氣候情況下的預測,每年高出約50萬公噸。

以目前的技術來說,捕捉濕地排放的甲烷是一項挑戰。

根據今年9月刊登在「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期刊的研究,反聖嬰現象為部分熱帶地區帶來更多降雨,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造成甲烷濃度飆升的原因。

但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氣候科學家辛德爾(Drew Shindell)認為,僅僅是反聖嬰現象並不能解釋創紀錄的甲烷排放量。

在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進行反聖嬰現象研究的大氣化學家ZhenQu表示,對於試圖應對氣候變遷的國家來說,「這在規劃甲烷和二氧化碳減排目標時,有著重大影響」。

科學家表示,如果濕地的甲烷排放持續增加,各國政府將需要採取更強力的行動,才能將氣溫升幅控制在「巴黎協定」(Paris Accord)承諾的攝氏1.5度目標以內。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全球暖化 減排 氣溫 甲烷 氣候變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