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均溫創史上新高!全球暖化警訊:海洋熱浪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高詣軒
颱風掀起巨浪/科學家認為,海水溫度上升恐使海面空氣更暖濕,進而加劇颶風、颱風強度...

海洋占地球面積 7 成,就像一大塊吸熱海綿。7 月底,全球表面海水均溫達到近攝氏 21 度,創下最高紀錄。專家指出,地球上逾 9 成氣候變遷造成的多餘熱能,皆反映在表面或深層海水暖化,對人類的惡果恐包括颶風及熱帶氣旋加劇、海面上升、仰賴海洋資源的產業活動受衝擊等。

吸收大量熱能 引發海洋熱浪

美媒 CNBC 報導引述科學家解釋,海洋吸收熱能的能力驚人,永久改變海水溫度並不容易,因此海溫即使僅發生微小變化,仍意味海洋已吸收大量熱能,是氣候變遷的警訊。海水變暖的趨勢,也呼應當前漸趨嚴重的熱浪、海洋熱浪、乾旱洪水、猛烈強風和野火。

美國太空總署指出,今年 7 月是 1880 年有紀錄以來最熱月分。同月在佛州外海,觀測浮標測得水溫一度飆升至約攝氏 38.3 度。據歐盟旗下監測單位資料,全球表面海水均溫在當月 31 日達攝氏 20.96 度,是 1979 年觀測至今新高。

布朗大學地球、環境與行星科學教授福克斯肯帕表示,今年海水溫度上升亦涉及當前太平洋的聖嬰現象等多重因素,惟全球暖化必定是原因之一;若無燃燒化石燃料等人為活動造成的額外溫室氣體,「幾乎不可能」使海水溫度上升至目前程度。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首席科學家卡普尼克指出,全球有高達四成四的海洋區域正面臨「海洋熱浪」(即區域內海溫高於 9 成歷年同期的觀測值),是繼 1991 年的最高比率。海水暖化相較氣溫暖化,或許日常中較難直接察覺,但正從多個方面影響人類。

浮標檢測海水/全球表面海水均溫在七月創新高,佛州周圍海溫同月曾飆至攝氏 38 度...

海面空氣暖濕 加劇風暴強度

首先,海水變暖會加劇颶風等風暴強度。福克斯肯帕表示,颶風和熱帶、溫帶氣旋的能量多來自海水表面的暖濕空氣,這也是為何流經台灣的黑潮、佛州外的墨西哥灣流等暖流上,不時有颱風或颶風生成。海水暖化意味海面空氣更暖濕,故可供給風暴的能量也增加。

海面上水蒸氣蒸發產生的潮濕空氣,是強烈風暴的燃料,邁阿密大學大氣科學教授柯克曼指出,海溫上升幅度所引發蒸發現象的增幅,常不成比例:即使水溫變化微小,仍會導致蒸發量激增。水蒸氣凝結時,又釋出熱能到大氣,驅動循環往復,造成更強風暴。

颶風與氣旋專家指出,海水暖化對於颶風形成的影響程度,取決最顯著的暖化發生在哪個地區,如緯度廿度以下的熱帶大西洋等颶風生成熱區尤值關切,這也是 NOAA 發布季度颶風潛勢時著眼之處,然而無論颶風何處生成,都將因海溫暖化而增強。

海水體積增大 加速海面上升

除了風暴增強,聖克魯斯加州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教授葛里格茲也提醒,大體而言由於熱漲冷縮,海水變暖後體積將增加,加速海平面上升。另外,隨著高緯度海溫變暖,將使海冰減少,驅使水溫進一步暖化,形成惡性循環。

目前海面上升幅度約三分之二肇因於南極、格陵蘭和大陸冰河融冰,其餘來自總體溫度上升,惟現階段創新高的海溫,尚不足獨立對海平面造成可觀察的變化。全球海水達 13.7 億立方公里,需大量熱能才可能使海面因熱膨脹而明顯上移。

海溫上升導致的生態影響,恐亦回頭衝擊人類產業活動。美國國家海洋經濟計畫創辦人基爾多表示,海水變暖衍生的珊瑚白化、海面上升、魚群遷徙等問題,料將衝擊漁業和海岸觀光,而風暴增強恐影響沿海房價,但仍需更多資料來評估衝擊規模。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全球暖化 氣候變遷 海平面上升 海洋永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