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數年年攀升 幕後元兇:熱島效應

聯合新聞網 洪敬浤、魏翊庭、張裕珍、鄭維真、徐如宜、鄭朝陽
都市熱島效應讓城市的夏天像個悶燒鍋,從白天熱到夜晚,還帶來許多致災風險,全台又以...

都市高溫天數 一路攀升

台灣夏天的溫度分布圖總是紅到發紫、發黑,像顆烤熟的番薯,即使只是初夏,也常創高溫新紀錄。近幾年的生活經驗也顯示,夏天住在都市裡從白天熱到晚上,不開冷氣難以入眠。之所以熱氣難消,除了長期的全球暖化進逼,「都市熱島效應」是幕後元凶。

夏天烤番薯 台北盆地最嚴重

「熱氣還來不及消散,天亮又繼續烤番薯了」,成大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指著台北、台南等6都的溫度監測圖開玩笑,指每個都市都有熱島現象,台北盆地最嚴重。

他說,都會區開發密度高,水泥建築、柏油路面、鐵皮屋頂等人工地盤擴增,這些材質吸熱,車輛、空調排放廢熱,加上綠地減少、通風變差,都市像悶燒鍋,市中心比周邊郊區溫度更高,溫度分布型態讓都市看似一座熱島。

35度以上高溫日 愈來愈多

正因如此,都會區極端高溫會更加頻繁。中央氣象局定義每天最高氣溫超過35度時為高溫日,1991年迄今,每年高溫天數一路攀升;其中2016最熱,高達77天、2017年72天。

「熱帶夜晚」 1年近三分之一

氣象專家彭啟明說,2000年前全台年高溫日約20幾天,2001年後就持續性地大幅增加,都會區居民夏天要面對白天熱、中午熱、晚上也很熱的「常態」。他預言20年內,台北市夏天中午溫度將常常飆破40度,對必須在戶外活動、工作者考驗更嚴酷,也提高熱傷害風險。

夜間最低溫若高於25度,就像熱帶地區夜間溫度,氣象局稱為「熱帶夜晚」。台灣1991至2000年的年平均夜間高溫天數81天,10年後到2010年增至97.5天,過去8年又大增至109.9天。

日星香港 努力翻轉熱島現象

都市在發燒,日漸加劇的熱島增溫現象正偷走城市生活品質,引發暴雨、雷擊等致災風險也愈來愈高,鄰近的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都努力翻轉熱島現象。「改善熱島效應才是減緩氣候變遷的有效手段。」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主任嚴明鉦疾呼,你我已活在熱島之中,政府要拿出退燒藥方,和民間攜手行動。


氣候變遷 高溫 都會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