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生喊聲「安可」,藝術季裡的銀齡演員們!
「我想講一個我的故事,大家想聽嗎?」這是2019年新營藝術季表演節目中,《新營,快到了》揭開序幕時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開場白,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新營文化中心的志工。平時在演藝廳服務觀眾的大叔大嬸,此刻化身為素人演員,粉墨登場,在舞台上,說自己的故事,也和大家分享他們所知道的新營;他們的演出,或許有些青澀,但勇於上台秀自己的表現,還是贏得了大家的掌聲喝采。
為銀齡打造 實驗劇場計畫
位處溪北地區的新營,雖然在戰後就成了臺南縣治所在,並在縣市合併後,與安平區併列為臺南市的行政中心,但區域內的產業及人口結構,仍不脫農業社會時代的色彩,年輕人普遍外移,留下來的都是務農的老年人口;新營文化中心有感於此,去年首度嘗試以該中心的銀齡志工及一般的銀齡市民為對象,展開一項實驗劇場計畫,邀請牯嶺街小劇場館長姚立群前來帶領工作坊,以期培養劇場人口,豐富銀齡生活,《新營,快到了》正是這群銀齡工作坊學員的處女秀,極富特色的藝術季策劃,讓人耳目一新。
延續這股「銀齡風潮」,新營文化中心今年再接再厲,仍由姚立群帶領「銀齡工作坊」演出《新營,快到了》,透過志工們的口述及新營在地歷史的爬梳,一同演繹新營的一千零一夜續集;同樣是由銀齡人士當主角,驫舞劇場的《自由步—當我盡情搖擺》,則是該劇場的團長蘇嘉威帶領銀齡舞者,在為期兩週的舞蹈創作排練之後的成果呈現,讓人看見銀齡舞者身上,不一樣的肢體風情。
各種方式 呈現銀齡的多元樣態
此外,今年「銀齡風潮」還擴大結合影展、講座及視覺藝術展覽,多方面呈現銀齡階段的各種樣態,讓「老」不寂寞,也可以活得繽紛多彩;其中今年首度推出的「銀齡特展」,由臺南在地藝評書寫工作者楊佳璇策展,邀請楊純鑾、李欣芫、洪琳茹、秦麗美、蔡咅璟、吳宗龍、崔綵珊等人參展,展出內容涵蓋五組作品及一面策展主題物件牆。
如果「邁向高齡」是每個人生命中必然相遇的「老友」,那我們又該對這位「老友」的生命樣態,有什麼樣的關懷視角呢?護理師出身的楊純鑾,展出的是五位失智長輩繪製的自畫像及一件影音作品《此刻‧我在》;這是她進入失智老人養護中心主持的一項共融藝術計畫,透過藝術媒材,引導失智長輩表達自己。
崔綵珊的《觸摸對話》也是一件影音作品,記錄的是藝術家與父母彼此觸摸臉頰,透過手指,真實地傳遞了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情感;洪琳茹的《你們的記憶與技藝,成為今日的我們》,是她以「童心藝術小學堂」平台,與社區長者共同完成的繪本;關注個別記憶、當下環境與歷史三者之間映照關係的李欣芫,這次將以電台的方式呈現新營長輩的日常;蔡咅璟與吳宗龍的《讓我為你伴一首歌》,則是計畫運用公園的運動器材來連動卡拉OK裝置,結合兩種老人日常休閒,做一種同樂的想像。
影展部分,有記錄美國紐約高齡62至95歲穿搭達人的《時尚美魔女》,團員平均80歲卻仍擁有一顆愛唱歌的心的《搖滾吧!爺奶》,67歲癌末病患如何正面面對人生最後階段的《舞娘辣辣隊》,剖析高齡社會男人存在感的《退而不休》,歷經時代滄桑的《上海老爵士》,敘述年逾90歲夫婦慢活之道的《積存時間的生活》,年老喪偶而失去生活動力的黑色喜劇《明天別再來敲門》等,每一場都安排有與談人,和大家交流心得。
銀齡之外的在地發聲
在「銀齡風潮」之外,新營藝術季的另一個主軸是「在地主張」,將由磐果舞蹈團帶來《新老鼠娶親2.0》表演–一齣以跨界的概念,將傳統故事與現代劇場結合的七幕當代舞劇;當初4月的開幕戲,則由蘇俊穎木偶劇團改編自外國知名奇幻文學,融入傳統布袋戲的《羅傑的奇幻之旅》,中西不同文化元素的組合。
新營,在日據初期還只是個小村落,因縱貫線鐵道及糖業鐵道的交會而翻轉了命運,在臺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又有十大建設的高速公路行經,讓這裡成為了嘉南平原中心地帶的交通樞紐;新營真的不遠,全國唯一以「銀齡」為主題的新營藝術季。(2020新營藝術季,以於5月31日落幕)
本篇文章出自《美印臺南》Vol.51期「新營藝術季 銀髮狂想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