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從媽祖信仰到藺草編織 女神與婦女一同書寫的女子路
談起大甲,經常自然地聯想起「鎮瀾宮」、「媽祖」這樣的關鍵字,尤其大甲當地的女神信仰歷史悠久,不受傳統男尊女卑思維的影響,早在清朝便受到在地人的敬重。
而隨著時代的推演,女性投入在地產業發展,不難看見大甲默默地以女性的溫柔與堅定,鋪築著具有豐厚文化底蘊的「大甲女子路」。
守護大甲逾百年的海洋女神 傳統信仰背後蘊含的女力
「女神信仰在大甲當地是非常重要的,像是觀音、媽祖、貞節媽、註生娘娘、路嬌姑,大甲五位主要信奉的神祇都是女性,並且受到男女百姓的尊敬。」大甲在地學者張慶宗說,在過去男性官僚、父權思維當道的傳統社會中,大甲的女神信仰便具有一定的地位。
被譽為海洋女神的媽祖,經常是漁村港口、討海人的精神寄託。位於雙溪下游的大甲與大安,是因堆積作用而形成的沖積扇平原。但是後來因為鐵路發達,使得大安沒落,大甲街卻成帽蓆產業中心,連帶讓鎮瀾宮跟著興盛。
在1730年(清朝雍正8年),福建人林永興自中國湄洲天后祖廟奉請天上聖母來台,途經大甲定居,當時移民篤信湄洲媽祖,紛紛前來參拜,於是在1732年興建小祠。
而後多年香火鼎盛,小祠興建成廟,以「鎮住海浪」之意命名為「鎮瀾宮」,延續至當代已是現代化經營,每年皆舉辦全台盛大的媽祖遶境進香活動,吸引數十萬人一同跟隨大甲媽祖,踏上女神朝聖之路。
女神帶給當地人的精神慰藉,充滿慈愛與溫柔,如此充滿母性的意象,讓大甲或多或少地藉由女神提升了女性地位,而這在強調女力崛起的當代,更加顯著。
從大甲家政女學校的轉變 看見一針一線背後的女性歷史
爬梳女性力量如何在大甲扎根,1940年創立的「大甲家政女學校」(現臺中市立大甲高中)深深地影響著大甲女孩。
當時家政女學校所學習的科目以「裁縫、家事」為主,比起抽象的知識,家政女學校具有相對實務性質的學習,在當時的社會氣氛裡,認為畢業之後嫁人便能夠派上用場,非常實用,因此就讀意願高。
不過,在戰爭末期日本政府的政策調整下,為了配合帝國戰爭的人力、物力調配,台灣多數家政女學校皆改為農業實踐女學校,因此在1944年,大甲家政女學校也曾改名大甲農業實踐學校,而戰後逐漸轉型成中學制。
從校名的更改上,即可看出大甲家政女學校承載著歷史變動的軌跡,女孩們的學習也跟著時代的轉變有著些微的不同。
張慶宗提及,就讀大甲家政女子學校的女孩,家裡經濟條件基本上都不錯,因此學校所教授的實務技能,包括家庭布置、裁縫,大多運用在自家中,並未對產業造成影響。反倒是從農村婦女開始,她們為了貼補家用學裁縫、幫人製衣,奠定往後的就業模式,更讓大甲當地的產業發展,因為女性而有了一定的影響。
從頭頂走出一片天地 台灣女性透過藺草帽編織重塑自身角色
在台灣日治時期,藺草帽產業展現了殖民影響與地方傳統的交融,同時凸顯了女性力量在其中的關鍵角色。這些草帽最初透過日本商人的推廣,以熱帶風情和南洋特色為賣點,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成功。
藺草帽在當時成為台灣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被冠以「台灣帽子」的名號,打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這些帽子不僅在時尚上受到歡迎,更在文化和社會層面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例如1943年出版的《台灣帽子の話》中所收錄的廣告圖像,透過象徵性的場景如地球戴上巨大的草帽,隱喻著日本帝國對草帽市場的重視,以及對擴張版圖的決心。
除了帶來經濟效益外,藺草帽產業也促進了當時台灣社會性別角色的轉變。這些帽子的生產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尤其是婦女的參與顯得尤為重要。藺草帽的製作不僅成為許多婦女的家庭副業,也使她們能夠走出家門,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從而提升了她們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獨立性。
從參觀大甲的鎮瀾宮、林氏貞孝坊,到探訪當地的傳統產業,我們能見證這位女性如何影響著地方社會。這些故事不僅是大甲女性生活奮鬥的紀錄,更是時間累積下來的歷史痕跡,一步步鋪就了大甲女性的光輝之路。
- 本文摘自:《走她的路:台灣「女路」旅遊指南,帶你探索每個她的故事!》
- 出版社:時報文化
-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