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線輕柔被同學模仿、嘲笑 他們「只是在玩」還是在霸凌?
編按:求學時期,大家身邊總有氣質陰柔的男同學,或者比較陽剛的女孩,而當這樣的個人特質成為同儕群起嘲弄的目標,也可能演變成霸凌事件。《是不是霸凌,誰說了算?》一書作者陳利銘、薛秀宜,從模仿男同學輕柔嗓音的例子,揭開霸凌者嘲笑、模仿背後的真實心態。
阿翰是位害羞、個性偏陰柔的孩子,從小學開始,他就發現自己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樣,當男生極力想變得更男性化,紛紛打籃球、打躲避球;當女生變得更女性化,聊美妝、追韓劇韓星與YouTuber時,阿翰發現自己不太一樣,是個男生但又不像「真正」男生,個性像女生卻又不是「真正」女生。
作為一個與其他人不太一樣的特殊存在,阿翰突然覺得自己很孤獨,沒有朋友。升上國中之後,阿翰原本就偏高的聲線,在男同學們低沉的嗓音中,更顯獨特,同學們也覺得他怪怪的,和一般男生不太一樣,於是開始喜歡模仿他。
當阿翰用輕柔的嗓音說:「老師~~~我要去上廁所~~~。」同學們跟在後面用怪怪的聲調模仿他::「老師~~~我要去上廁所~~~。」這樣的捉弄,讓阿翰覺得很不自在很不舒服,他開始害怕展現自己,原本害羞的他,變得更內向,更不愛講話。
後來,阿翰發現自己擅長模仿他人,發現模仿可以為他人帶來歡笑,可以讓自己找到亮點,幫自己找到朋友。於是,阿翰開始專精於研究如何模仿,學習如何成為其他人,但是,他卻害怕做自己。
阿翰說:「我覺得當自己,好難!」國中時的經歷,讓他覺得,「做自己」是會被攻擊、被看不起的、被嘲弄的,於是,他開始選擇「當別人」。而他內心仍是不解:「為什麼和別人不一樣,就會被欺負?」、「為什麼和別人不一樣,就找不到朋友?」
模仿、互虧過頭成傷害 2情況看孩子如何認知霸凌
霸凌者盯上的對象是和其他人不太一樣的阿翰。或許那些頑皮的男孩們,只會説:我覺得阿翰講話很好笑啊,我們只是在模仿他,這只是在玩。但這對阿翰來說,卻造成他內心的傷害。
同學們的打鬧嬉戲,其實相當正常。學生在兒童階段、青少年階段,會想惡搞、想瞎起鬨、想互虧對方、想取笑他人……這都是為了找樂子,同學間相互嬉鬧,倒也無傷大雅。然而,若是玩過頭,越了界,產生欺負人的行為,卻仍認為自己只是在玩,就值得分析探討,此現象可分為兩個面向來看。
一、混淆嬉鬧與霸凌,誤認只是玩鬧
當學生玩鬧習慣了,會很有「創意」地想出各種惡搞行為,想要看當事人出糗,想要吸引大家發笑,這可能仍是在玩笑嬉鬧。但有時候玩過了頭,可能自己已淪為霸凌者,惡搞行為惡化成霸凌行為,自己卻不自知。對於此狀況,當務之急就是讓學生們分清楚玩笑嬉鬧與霸凌的不同。
玩笑嬉鬧是朋友之間的戲弄行為,雙方彼此有來有往,動機出於玩樂,而非故意傷害。這類行為經常出現,帶來的結果就是雙方大笑或所有參與者大笑。雖然偶爾會玩過頭,但被制止後是會道歉,之後行為會收斂與改善。
霸凌行為中,雙方基本上不是朋友關係,頂多算是同學關係。霸凌者的攻擊行為基本上是單向的,受凌者多半無力反抗。這類的攻擊或惡搞行為會持續出現,其動機是惡意的,結果會造成受凌者身心傷害。縱使受凌者或旁觀者要求停手,但霸凌行為仍會持續。
混淆了嬉鬧與霸凌的學生,通常是喜歡惡搞的學生,喜歡作弄別人來讓人發笑。經常針對特定對象進行戲弄,別人已明確制止卻仍不停手,別人已說很不舒服了還持續進行,還自以為很好笑,這就是惡化為霸凌行為而仍不自知的狀況。只要讓這類學生在認知上進行釐清、在概念上進行界定、基本上是很容易改善這類玩過頭變成霸凌的情況。
二、用「只是在玩」合理霸凌行為
這類的霸凌者,其實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攻擊、在傷害對方,因為怕成人或師長責罵,於是找藉口來搪塞,合理化自己的行為。由於這類霸凌者已知道自己是霸凌行為,讓他們釐清玩笑嬉鬧與霸凌的差異,是徒勞無功。
因為他們並不是在認知上有混淆,而是故意為之,拿「只是在玩」的理由來當藉口。經制止後,這類霸凌行為可能不會減緩,因為霸凌者還是會說這「只是在玩」;或者看起來似乎減緩,事實上可能會改用更隱匿、更細緻的攻擊行為來持續霸凌他人。
因此,同樣一句「只是在玩」,卻有兩種不同的可能性,一種是學生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在霸凌,不知道自己玩過頭而持續造成別人傷害;另一種是明知道自己在霸凌,卻拿「只是在玩」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因此當聽到學生或孩子在說「我只是在玩」時,師長及家長要特別注意,他們到底是有認知上混淆,還是合理化自己的行爲,兩者在後續的處置上會有極大差異。
教孩子分辨嘲弄、玩鬧差異 有效減少霸凌
以阿翰案例來分析,那群模仿高聲線的頑皮男孩們,應該是屬於第一類:混淆了霸凌與嬉鬧的不同。
為何這類模仿高聲線的行為會是霸凌行為呢?因爲,這類行為屬於惡意模仿,嘲弄對方(類似的行為還有嘲弄少年白的頭髮、嘲弄鬼剃頭的頭髮、嘲弄侏儒症的孩子、嘲弄同學的一字眉等,對於部分霸凌者來說,這些都是「怪怪的」地方,都很「好笑」),而這類行為造成了阿翰的身心痛苦;其次,這些行為看來是持續發生;而且看來是多位同學一齊嘲弄阿翰,而阿翰無力反抗或反抗無效。
因此,對那群模仿高聲線的頑皮男孩們來說,他們需要的是在認知上進行釐清,了解到自己的嘲弄行為已屬於霸凌,相信他們會減少類似的行為。
- 本文摘自:《是不是霸凌,誰說了算?:直擊50+教育現場實況,給第一線親師的防制霸凌實踐指南》
- 出版社:親子天下
- 出版日期:2023 年 8 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