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法擬放寬代孕 專家:懷孕如同工作24小時 健康風險需謹慎

張語屏 張語屏
贊成者認為這是一種助人的利他行為,持反對意見的人則認為,提供費用請求他人代孕懷胎...

人工代孕曾是1997年台灣花系列電視劇《姻緣花》的核心題材,其主題與劇情發展,也曾引發熱烈反應與議論,實際上台灣從2007年正式實施《人工生殖法》以來,從未將人工代孕合法化,而在2023年底大選期間,有多位立委提案,除了期盼將單身女性、同婚者也納入人工生殖法規範之外,更提出「放寬代孕生殖」的修正草案。

衛福部:代孕制度社會尚無共識 須謹慎以待

衛福部部長薛瑞元曾在2023年12月4日於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上表示,對於人工生殖法的修正草案的修訂內容,抱持著開放討論態度,針對開放夫妻、單身女性及同婚者納入人工生殖法規範,除了與現行醫療實務不同,因尚未訂義清楚資格條件、審查規範,徒增法院認可疑慮。

而對於放寬有償代孕生殖條件,不僅社會尚無共識,許多社福團體也擔憂,恐令子宮形同生育工具、淪為賺錢工具,由於涉及社會倫理、法律規範及生下來的子女法律地位的保障,都相當複雜且重要,必須謹慎以待,並且持續收集各界看法尋求共識。

懷孕如同每天工作24小時 健康風險應為修法優先考量

面對複雜的代孕議題,贊成者認為這是一種助人的利他行為,持反對意見的人則認為,提供費用請求他人代孕懷胎,就如同依懷孕階段標價,這種「懷孕外包」的商業化行為等同把女人子宮工具化一種,進一步剝削女性。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表示,人工生殖法自2007年立法公告以來,距今17年的法規,時空背景與社會環境、發展條件,已有很大的變化,當年的規範需要做更合宜的調整。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表示,人工生殖法自2007年立法公告以來,距今17年的...

黃淑英表示,女性懷胎十月猶如每天24小時在「工作」,而女性在分娩前後,需要獨自承擔各種健康風險,包含妊娠高血壓或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或是生產過程的急症風險。

黃淑英認為,社會對於女性懷孕生子,不應抱持理所當然的態度,倡議生育權力與人權議題同時,應先設身處地思考,正視女性在每一次懷孕過程中,都將承載各種身心壓力與健康風險。

代孕制度涉及多元議題 須謹慎討論是否立法

黃淑英與《倡議家》分享時也發現,除了應計畫性討論開放單身女性、同婚者使用人工生殖技術,若有婚約的女性配偶,若與另一半分居,卻也想使用人工生殖技術或借精生子,該如何解決?代孕者所生下的子女有先天身心障礙等問題,委託者是否能欣然接受結果?這些都勢必會衍生問題,甚至走上訴訟程序。

黃淑英表示,放寬代孕生殖法案牽涉面向龐大,需要長遠且謹慎地逐一討論,對於無法懷孕者,除了接受事實、尋找其他求子選項,對於委託者、受孕者及所生子女的權益,包含醫療政策、社會福利政策、倫理價值等,都需要更鉅細靡遺且慎重討論,以決定是否要制訂代孕制度。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代理孕母 人工生殖 同婚 政策 懷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