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針1線編織公益網絡-「蘆葦女力」從咖啡袋出發

聯合新聞網 李硯墨

「用一杯咖啡袋,創造就業機會!」在路易莎門市的一個角落,擺置著這麼一張小卡片,販售的是由社區婦女們手工縫製麻布材質的咖啡杯套。串聯這一次跨界合作,是「蘆葦女力」走出過去仰賴捐款或政府補助的社福模式,轉型為「公益循環」的新嘗試。

「蘆葦女力公益信託社會福利基金」是前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康淑華所創,2017年榮獲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所頒發的「愛心獎」獎金10萬美元,選擇全數捐出後成立社福基金。

「蘆葦女力公益信託社會福利基金」是前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康淑華所創。 圖/陳軍杉...

康淑華20多年的社工生涯,關注慰安婦議題及受暴婦女,加上自身也是女性,更能理解傳統價值觀束縛女性,當面臨生育或照顧家庭的人生抉擇,經常面對不友善的挑戰,尤其偏鄉地區面臨人口老化與就業資源缺乏的問題,更讓很多社區婦女有志難伸。康淑華在基金成立後,打造各項合作計畫,積極協助社區婦女的經濟發展與自立。

其中一項計畫就是和連鎖咖啡店的合作。康淑華表示,手作文創是許多社區組織提升女性經濟自立的途徑之一,卻面臨作品不具設計優勢及販售通路不足等困境,因此與路易莎的「跨界合作」,將原要被丟棄的咖啡豆麻布袋加以設計後,借助婦女們的縫紉、製袋等手作技藝,轉化為商品後再透過咖啡店的通路行銷販售,所得再全部以捐款方式回歸信託基金。

部分收益挹注婦女經濟來源,部分讓信託基金可以再用以培力更多的社區婦女與社會團體,不僅資源循環再利用,也支持婦女們的身心成就感,更支撐著更多社區團體邁向永續營運,讓好事不斷持續發生,康淑華形容這是一種「公益循環」。

蘆葦女力目前與路易莎每年合作生產約1.5萬份「一杯咖啡袋」,卻僅有5位婦女手作。...

用創新跨界合作 翻轉老舊社區

除了社區婦女自立行動外,蘆葦女力也與大橋工舍一起合作裝修位於迪化街二段83巷「大橋83」這個廢棄的老房子。基金辦公室就隱身在這一棟活化老屋的閣樓,規劃未來將定期舉辦包括烘焙、咖啡等各類課程,希望將此處打造成為社區服務站,以課程為媒介,認識社區居民,也了解居民需求,以協助解決社區問題。

康淑華指出,位於台北市民權西路與昌吉街間的迪化街二段(景興里),算是台北市低收入戶密度較高的社區,由於過去是打工仔聚集地,年紀大後就留了下來,因此該社區單身老人比例非常高,也是青壯年外移嚴重的社區,「當時我就在想,或許可以在這裡嘗試一些有趣的社區工作,挑戰過去在社福領域難以突破的界線。」

康淑華長期在社工領域發展,曾一度暫離社工圈、回學校「補血」,20多年在社工體制下工作,開始思考有些「框架」其實可以有所改變。

康淑華表示,台灣社福資源有限,大部分捐款都集中到大型組織,多數的中小型組織都要仰賴政府補助才能存活,間接也造成社福組織彼此競爭,「因為餅很小,我們要搶」。因此,怎樣能讓社福團體不再單靠捐助,而是能「自力更生」,甚至有所盈餘,再去支持更小單位,就是永續經營的概念,這是第一個想解決的現實問題。

手作文創是許多社區組織提升女性經濟自立的途徑之一,卻面臨作品不具設計優勢及販售通...

怎樣能讓社福團體不再單靠捐助,而是能「自力更生」,甚至有所盈餘,再去支持更小單位...

另一部分想要突破過去工作的「體制侷限」。由於社會問題頻傳備受關注,政府強化社會安全網,科層化的體制反而愈來愈脫離社工「助人」的本質和初衷;且當政府要建立安全網機制,中間有很多倫理議題也備受挑戰。

康淑華以自己長期關注的家暴問題為例,當一個家暴婦女通報安全網後,該個案的個人資料會登錄於安全網系統內,而這份個資會流竄於社工、警政、民政等各單位,很多當事人不見得願意「曝光」,可是體制卻不賦予她們有「自主權」,換言之,這些當事人是無法選擇要不要登錄於安全網通報機制。

且為了確保各單位都可分享這些個案資料,社工跟個案會談內容得簡單紀錄於系統上,以便讓大家了解,社工跟協助對象間的相處反而變成制式化的表格。「當我們過度仰賴系統資料、甚至是透過逐字稿來了解一個人,反而少了點人跟人之間接觸的那種近距離情感交流。」「我在很長一段過程中,對這樣體制持比較多質疑,所以現在很想做一些我想要做的社工。」

販售商品不是為賺錢 而是促成「社會對話」

康淑華成立蘆葦女力,除了推展「跨界合作」,更是積極推動不同領域間的社福團體合作。康淑華說,過去的社工經驗發現,有時候同一個家庭裡有很多社工員,有兒少、青少年、家暴婦女...等,不否認每個專業領域的社工視角會不一樣,但其實很多東西都可以串聯、相通,「所以我特別想要創立一個平台,大家加入是合作、共好的概念。」

「在商品推銷上,我不想走愛心路線,而是大家真的覺得我們的東西非常好。」康淑華一直希望蘆葦女力的商品是具有「社會對話力」,透過這些產品, 消費者可以知道阿美族婦女當年從花東移居都市的生命故事、可以知道平溪礦工阿嬤的歲月記憶,「未來還會有更多有故事的女性加入,他們做了一輩子的裁縫,他們的人生透過很多故事交織在一起,希望透過我們的產品可以表達這些事。」

康淑華一直希望蘆葦女力的商品是具有「社會對話力」。 圖/陳軍杉攝影

令人好奇,為什麼覺得透過商品向社會對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康淑華說,有一部分來自於我們做這些事情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希望弱勢族群或被邊緣化的族群,他們能夠被社會大眾理解,所以商品只是一個媒介,「大家可以認知到,看似富裕的社會,其實還有很多底層人的故事是需要被認識。」

蘆葦女力目前與路易莎每年合作生產約1.5萬份「一杯咖啡袋」,卻僅有5位婦女手作。若希望幫助更多人、邀集更多社會組織加入,最現實的就是市場規模要擴大,而基金人手也要擴充,但「信託基金」的發展模式將有所侷限,因此蘆葦女力下一階段的目標將朝向「協會」的法人化邁進,「對我們而言,今年將是往上拓展的關鍵一年。」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女力 蘆葦女力 循環經濟 資源循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