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只是惡作劇?校園霸凌旁觀者逾6成
兒童福利聯盟日前(3)發表2018台灣校園霸凌防制現況調查,發現近7成兒少曾有接觸校園霸凌的經驗,其中6.5成為旁觀者,1.7成曾被霸凌。被霸凌的方式中,過半為被嘲笑或取綽號;其次為被捉弄或惡作劇,占近4成。
兒盟執行長白麗芳表示,霸凌是孩子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不只是一次性,而是長時間且重複的惡意欺負,對孩子,無論是霸凌者,被霸凌者或甚至是旁觀者角色,在成長過程都有相當深遠的負面影響。
兒盟指出,霸凌事件的旁觀者為數者眾,這次發現旁觀者有一些霸凌迷思。首先是認為被霸凌者本身有問題,研究顯示近8成兒少認為被霸凌者本身有問題或責任,影響旁觀者挺身而出或介入的意願,這也表示檢討被霸凌者的不友善氛圍確實存在。
此外,旁觀者誤認霸凌者只是開開玩笑。調查發現,兒少戲謔指數相當高,包括兒少認為霸凌行為是有趣的,占1.7成;或認為被霸凌者自己也覺得有趣,占近1成;甚至認為發生霸凌事件是因為有趣、好玩,沒有不對,占約8%。兒盟指出,平均大約每4個兒少中就有1個陷入霸凌只是玩笑的迷思。
旁觀者往往因為同儕壓力大無法挺身而出。調查指出,近3.5成兒少覺得要幫助被霸凌者很困難,因為怕被同學連帶討厭。
若自己被霸凌是否會告訴家長?近半學生選擇不告訴家長,原因主要是怕爸媽擔心,及怕事情越處理越糟。學校師長的霸凌處理也不被孩子信任,近3分之1的兒少認為學校很少關心霸凌議題,近1.5成兒少認為導師處理班上問題讓人無法信任。對學校做過的防制校園霸凌宣導,5分之1以上的兒少認為根本沒有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