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用「認同」重塑「家鄉」定義 擁抱「跨代共創」新價值
就在本月(11月)初,第2屆聯發科技「智在家鄉」社會創新競賽完成20組團隊的決賽評選,今年同樣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名譽教授吳靜吉擔任評審長,並首度邀請資深社福工作者姚雨靜擔任決賽評審。兩位評審均表示,從這次競賽看到台灣具有充沛的社會創新潛力,儘管每組團隊關注的議題有所不同,但關心家鄉的熱忱是一致的。
以下為決賽評審吳靜吉與姚雨靜,以第一人稱分享今年「智在家鄉」競賽的觀察,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家鄉新定義「能引發認同感之處」
吳靜吉(以下簡稱吳):透過「智在家鄉」競賽,我看到了現代人對於「家鄉」定義的轉變。過去,家鄉意指出生地,但伴隨社會發展,家鄉的定義也有所改變。「只要是讓人能更發自內心產生認同感的地方,就是家鄉!」
「智在家鄉」的初衷是聚集一群關心家鄉的人,一起用創意與科技來解決問題,而今年參賽團隊當中有不少是老師帶著學生,或是家長帶著小孩一起報名等,充分展現團隊合作,讓我很感動。
打破同溫層的溝通力
姚雨靜(以下簡稱姚):今年參賽團隊組成很多元,具「跨代共創」的特性外,我覺得今年參賽隊伍關心的族群也相當「多元」。不僅有最常受到關注討論的高齡者及小孩,還包括外籍人士、新住民,身心障礙者,以及愛滋病友等,這是社會變遷下之必然,也很高興看到這麼多人願意為了這些相對不容易自主發聲的族群努力。
姚:另外,從入圍的20組團隊當中,我也看到了大家剖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想要解決問題的熱忱。從各組所提出的書面資料,可見大家對議題研究的深度;從7分鐘的簡報則可見身處這時代所必須的「溝通力」,以及想要為家鄉做一件事的熱忱。
舉例來說,在解釋科技的專有名詞,如何讓人快速且精準地理解,我看到許多人用類比的方式嘗試和評審溝通,更重要的是看到所有的參賽者無不想方設法打破同溫層,希望和不同領域的人建立起溝通的橋梁,讓自己關心的議題可以被更多人知道,發揮社會影響力。
我認為這很重要,因為面對快速變遷的社會,一個好的解方應該要具備「可複製性」,不僅用來解決單一問題,而是要能被複製,運用到其他狀況類似的地方,讓不同領域與族群的人「互為解方」。
吳:幾組團隊也嘗試解決不同族群在台所面臨的問題,例如新住民的就業問題,其中一組團隊試圖創建一個平台,讓他們有機會提供母國旅客隨行翻譯與伴遊的服務,以雙贏的解決方案來改善新住民的經濟。由此可見該團隊對新住民觀察入微,且具同理心,試圖為其在合乎法令的基礎上,找到另一條路,顯見團隊將新住民也視為一家人的心。
姚:還有團隊運用各種科技工具,試圖改善外籍人士就醫障礙,我認為這不僅讓醫病雙方更精準對接,改善醫療品質外,也讓醫生重新重視「醫病關係」,外籍人士更能感受到被人關注及生活的尊嚴,讓我看到了共融與包容。
從小問題擴大影響力
吳:這就呼應我一開始所說家鄉意涵的改變,參賽者從同理心出發、發掘痛點,讓過去不大受到關注的族群逐漸被大家看見,像是新住民與外籍人士等,進而讓更多人一起找出解方,也可見參賽者已將這些族群的人視同是家鄉的一部分,所以著手以行動支持並關心他們。
姚:「沒有不對的議題,只要對家鄉重要的,都是對的議題!」我覺得有心要做社會創新的人,不要害怕自己要做的議題很微小,唯有先精準、系統性地解決小問題後,這套解方才有被複製到其他領域的可能,也才能持續運作,達到永續。
聯發科技智在家鄉競賽,不但希望成為致力於社會創新者的強力後盾,讓各團隊的落地實踐性更強,更希望藉由此競賽,擴大各種議題的社會影響力,進而集結眾人的智慧與創意,靈活運用各種數位科技工具,精準快速地提出對症下藥的解方。
智在家鄉競賽並不是找到解方的終點,而是起點,透過競賽機制,可以讓台灣不同角落的人都有機會被看見,進而誘發數位科技與社會的對話與反思,解鎖每個人心中為家鄉貢獻一己之力的覺察,讓生活變得更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