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隱性客群!「感官友善」服務讓高敏感族也能安心享受演唱會
演唱會現場裡的搖滾節奏、閃爍燈光、低沉貝斯,數百人擠在場館裡,大聲唱著他們最喜歡的歌曲,時而尖叫、隨著音樂搖擺,很難看不出粉絲們的興奮,但高敏感族群卻無法體驗這樣的氣氛,這些閃爍的強光或巨大聲響都是阻礙他們走進場地的原因。
非營利組織KultureCity正是為了解決此問題而誕生,他們致力於協助感官敏感相關族群,包含自閉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失智症、帕金森氏症或中風的患者等受感官刺激影響的人群,打造真正包容的公共空間。
為此,KultureCity推出「感官包容認證」(Sensory Inclusive® Certification),想要獲得認證並不是簡單的事,場館工作人員需要受過專業訓練,培訓由醫療人員和神經多樣性人士共同開發,讓員工了解如何處理民眾的感官需求。同時場館需要配備安靜室與感官包,內含降噪耳機、紓壓小物和提示卡等,並規劃且標示清楚動線區域,例如感官資源領取點、安靜區域等,讓需要的人能更容易找到暫避刺激的空間。此外,認證需要每年定期更新,除了要求場館持續維持既有的服務內容外,也須更新工作人員訓練及設施,落實真正的包容空間。
截至2025年8月,KultureCity已在全球3千多個地點取得感官包容認證。此外,2025年更與全球最大的現場演出娛樂公司之一Live Nation合作,目前已有26個由Live Nation營運的演出場館獲得「感官包容認證」,今年秋天還會有9個場館獲得認證。KultureCity希望能讓更多大型演唱會、音樂節、舞台劇場所,成為真正歡迎所有人的空間,即使在高強度、聲光刺激豐富的現場,也能讓感官敏感者感受娛樂表演帶來的感動。
高敏感族是什麼?為何我們需要了解感官需求?
「高敏感」指的是對環境刺激,例如光、聲音、氣味、觸覺等感官上有著較敏銳的特質,是由心理學博士Elaine Aron在1990年代提出。Aron當時估計,全球約有20%至30%的人口有感官需求,他們在環境對感官產生高度刺激時,需要透過一些設施或工具輔助才不會感覺不舒服,Aron將這群人稱為「高敏感族」。因此,像是原本熱血沸騰的演唱會,對他們來說,可能因為不確定環境中會出現什麼刺激、或是感官受到過強刺激,造成身心的壓力。
例如他們如果擁有好的童年,可能比別人快樂很多、很快適應環境;相對地,若擁有較不好的童年,則可能更容易情緒低落、感到焦慮或害羞。Aron進一步指出,高敏感是一種特質,不是疾病,雖然常見於自閉症與其他神經多樣性族群(過去稱為精神疾病)中,但其實也可能出現在一般民眾身上。現今有許多高敏感族測驗,大眾也可透過相關網站來測驗自己的高敏感指數。
KultureCity的創辦人Julian Maha曾在報導中提到,「有天我兒子在店裡剪頭髮時,因為聲音、觸覺等刺激感官,非常崩潰且不斷踢腿、尖叫。在他情緒失控的那一刻,突然有個女人衝過來,一把抓住我兒子用力搖晃,還一邊對我大吼、大聲斥責。」這讓Maha意識到整體社會對於這類行為的回應出現問題,需要真正「接納」這樣特質的人們。
於是Maha成立了KultureCity,開始推動感官友善服務,讓更多人能夠平等地參與公共活動。
感官友善的娛樂產業,「隱性客群」準備進場
如果一群朋友想一起去看演唱會,但其中一個朋友是高敏感族,他就不得不待在家裡,只能看著照片或影片過過乾癮,之後討論這些活動時,也可能產生被排擠的感覺。「壞消息是許多人每天都會感受到這種社會孤立,」KultureCity執行董事Uma Srivastava說,這就是為什麼需要有KultureCity的感官包容認證空間存在,「這些有認證的空間,讓家人可以一起去、一群朋友也可以一起去,而且他們會知道有適合的設備,可以協助任何有感官需求的人。」
Srivastava說,自2013年成立以來,除了空間的認證機制,讓個人、場所、公司與組織能申請認證,提供更多感官包容的空間,避免社會孤立高敏感族群以外,他們也推出活化感官車(Sensory Activation Vehicle),把感官友善的空間帶到那些原本缺乏適合設施的活動和場地,從音樂會和棒球比賽等戶外活動,到展覽和會議等室內活動,活化感官車內部擁有許多令人放鬆的設施,提供快速的「感官避難所」,使有感官需求的人能短暫休息與喘息。
不僅為了臨時、公開的活動,KultureCity透過移動感官站(Mobile Sensory Station)觸及更多不同場域。通常移動感官站會設置於學校或家中,模組化的空間便於組裝、可移動、易清潔,也擁有類似活化感官車中令人放鬆的設備,提供組織或場館不同的選擇。除了直接購買,感興趣的人也能到官網申請並分享相關故事,KultureCity就會每月選擇一位分享者提供感官站,為感官友善社會跨出另一步。
感官敏感議題或許會有些人表示不解,認為「對音量敏感的話,不去演唱會不就好了嗎?」等相關討論在網路上引發熱議,有身為高敏感的網友現身說法提到,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都可能喜歡音樂,也會希望可以到現場感受。他認為,感官包不僅對有感官需求的人有幫助,對一般觀眾也很實用,像他自己去看演唱會時,會戴上耳塞保護聽力,避免再次受損。
場內提供完善服務,從入場前消除焦慮
為了讓粉絲能有更好的娛樂體驗,在KultureCity的網站上也推出社會情境預覽故事(Social Story),這就像演唱會前的行前手冊,讓粉絲在踏入會場前,能提前了解場館動線與可能接觸到的環境,消除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Lieberman說,「由於每個場地都獨一無二,藉由社會情境預覽故事,詳細介紹不同的空間規劃,透過附隨的照片和逐步解釋,讓粉絲事前了解,當他有需求時,該如何尋求協助。」
「到現場之前先看過社會情境預覽故事,他們就會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什麼樣子,消除內心的不安與恐懼。」Lieberman提到,「他們會知道現場有提供感官包、安靜室可以給他們使用。」在KultureCity設計的感官包內含能夠過濾掉煙火和燈光效果的眼鏡、3種紓壓小物、降噪耳機,以及用於與工作人員溝通需求的提示卡和情緒溫度計卡。這些都可以免費借用,使用後歸還,消毒重複使用,減少浪費與丟棄的成本。
2024年KultureCity發放了近百萬個感官包,幫助至少200萬人。Lieberman說,在每次Live Nation活動過後,場館的評論和社群貼文收到了特別多正面的回饋。「尤其對能參加第一場演唱會的孩子來說更有意義,這些都要歸功於感官包容的服務。我們希望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現場娛樂帶來的興奮,」Lieberman認為,「我們和KultureCity的合作讓一切變得可能,所有人都感到很開心與光榮。」
感官友善要能發揮作用,受過專業訓練的工作人員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Srivastava回憶,在加拿大多倫多的Rogers體育館,工作人員觀察到有個女孩看起來很焦慮,馬上提供感官包,讓他們能好好享受演唱會,「正是這些經驗激勵我們能繼續創新、探索人們還有哪些感官需求。」
演唱會散場之後,感官友善的未來影響力
2025年6月在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Live Nation可口可樂露天劇場開幕,是第26個感官友善場館,「我們對這項認證感到非常自豪,希望粉絲在我們場館能有賓至如歸的感受,」Live Nation場館營運主管Karl Adams說,「因為和KultureCity的合作,場館開始用全新的方式對待粉絲。」
「這是現場表演娛樂活動領域中規模最大的合作關係,從此之後,有感官需求的粉絲可以接觸更多現場音樂,透過與Live Nation合作,我們正在擴大影響力,重新定義創造包容空間的方式。」Srivastava表示,KultureCity近年更推出App,內建提示卡、情緒溫度計,同時也能查看最近經感官包容認證的設施與社會情境預覽故事,讓有感官需求者使用AI代替自己發聲、與旁人溝通。
隨著韓國流行音樂(K-pop)在全球越來越紅,韓國藝人在台的演唱會場次也不斷增加,如何讓台灣的粉絲也享有同樣權利,是接下來值得關注的議題。雖然KultureCity與Live Nation合作的案例從北美出發,但他們的App在台灣也能下載使用,儘管尚未支援中文版本,不過KultureCity的服務已遍及全球,除了非洲與南極洲,幾乎每個洲都有他們的足跡,使應用程式的未來發展前景仍令人期待。
對於高敏感的粉絲來說,和Live Nation合作計畫擴大,讓他們有更多機會能在舒適的空間中觀賞現場表演。
Srivastava說,KultureCity知道感官需求因人而異,總會有尚未被滿足的需求,會盡可能完善缺少的部分,繼續改進並實踐感官友善。
參考資料
- Live Nation and KultureCity Are Making Live Entertainment Sensory Inclusive(Triplepundit)
- Concert Venues Increasingly Going Sensory-Friendly(disabilityscoop)
- Live Nation Partners With KultureCity to Expand Sensory Inclusive™ Venues Across North America(Ticket News)
- 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HS person)
- Our story(KultureCity)
- Autism: A Family's Journey | Julian Maha | TEDxSarasota(TEDx Talks)
- Coca-Cola Amphitheater certified as a KultureCity ‘sensory inclusive’ venue(Reddit)
本文授權轉載自《社企流》(原文標題:人人期待的演唱會,卻有人不敢進場?「感官友善」服務讓他們不再缺席)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