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音舞集的全聾舞者-聽不見,不能阻止他們愛跳舞

聯合新聞網 生命力新聞/記者:張芷馨、陳星妤
每個人都有夢想,儘管失去聽力,依舊想隨著音樂搖擺,盡情享受舞蹈。 圖/Unspl...

每個人都有夢想,儘管失去聽力,依舊想隨著音樂搖擺,盡情享受舞蹈。「表演帶給我成就感,儘管年紀大我還是喜歡舞蹈。」人稱邱爸的邱文亮是一名七十多歲的全聾舞者,求學階段參與童軍團活動後,讓他愛上舞蹈、愛上表演。半音舞集是伊甸基金會成立的聽障舞蹈團,在這裡可以認識同為聽障的夥伴以及熱心的志工朋友,熱愛舞蹈的他們彼此互相鼓勵,一同享受舞台,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



全聾舞者加入舞團 實現跳舞夢

邱爸是一名全聾舞者,在三歲半時因高燒來不及送醫,導致聽力損害,平時得靠全手語來溝通。儘管邱爸是全聾人士,但他並不畏懼,一路以來參與許多活動,在臺北啟聰學校時曾參加童軍社,一同參與帶動跳活動,也曾參與救國團所舉辦的舞蹈表演、慈濟手語活動。

在活動訓練及編舞過程中,他開始對舞蹈產生興趣,認為將手語融入舞蹈十分有意義,自己也很喜歡站在舞台上表演。而現在已七十多歲的他,仍然在舞團中綻放活力、享受舞蹈,回想起當初加入半音舞集舞團的契機,也讓他感觸良多。

2009年聽障奧運賽事結束後,邱爸被賽中聽障選手的表現所感動,他也到了退休年紀,多了空閒時間,女兒邱湘淩鼓勵他可以參加聽障舞蹈團,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邱爸鼓起勇氣加入舞團,繼續實現舞蹈夢,在舞團一待就是十年,相處及練習過程中,也讓他與同學間產生濃厚情感。

生命不受限 半音舞集成立

半音舞集聽障舞蹈班,於2011年成立,由伊甸基金會與聾人協會合作開設。緣起於伊甸基金會2001年成立輪椅舞團,讓身障患者接觸舞蹈表演。得到廣大迴響後,發現過去基金會尚未投入資源在聽障族群,也想讓他們享受跳舞的樂趣,便開始籌備聽障舞團,由聾人協會招生,伊甸基金會則提供場地與師資。

伊甸基金會致力於協助社會弱勢,服務內容多元,包含就業輔導、居家照顧、資源連結等社會服務,針對弱勢兒童、身障患者、獨居老人、失能家庭提供援助,並持續為弱勢族群發聲並爭取權益。

「半音」,意思就是一半的聲音。舞團中成員以聽障者及手語志工組成,其中聽障者年紀、聽損程度、家庭背景、溝通方式皆不同,有些人可以使用口語、讀唇語來溝通,有些得靠全手語,但他們的相同之處,皆是無法聽到完整的聲音。中度聽障患者還有殘留聽力,靠近耳朵大聲說話,勉強能聽清楚,而重度聽障者是無法聽取任何聲音,對他們而言世界就是寧靜的。

團員們一同練習舞蹈。 圖/張芷馨攝影

全聾舞者克服障礙 舞出生命故事

邱爸在舞團與同學、老師間已培養足夠默契,加上學員同為聽障,也能更了解彼此。他表示,舞團紀麗娟老師很會號召大家參與,學員間就像家人般感情融洽,自己也很期待每週這兩小時的課程,不僅能運動、強壯身體,也能與學員們交流。

而年紀大加上聽力影響,邱爸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也曾遇到挫折想放棄。剛開始簡單動作還跟得上,但課程到後期舞蹈動作變複雜,開始記不起舞步,體力也無法負荷的情況使他一度想放棄。不過,紀老師的耐心指導,加上同學間互相鼓勵,讓邱爸十分感動,決定繼續參與課程,為精進自己,也拍攝影片回家重複觀看,一次次調整舞步,讓自己更進步。

「表演帶給我成就感,儘管年紀大我還是喜歡舞蹈。」邱爸表示。他熱愛舞蹈的精神,也讓家人朋友們感到驕傲,朋友之間也不會因為他年紀大而閒言閒語,反而鼓勵他堅持下去,繼續享受舞台。除了每週日固定練習外,每年歲末也會到偏鄉表演,能夠將這份活力散播給更多族群,讓邱爸覺得十分有意義,也從中獲得成就感。

家屬陪伴 給予聽障者力量

因為聽障影響,生活處處都不太方便,有些家屬可能會希望患者好好待在家休息,不要時常出門,擔心造成意外,而邱爸的女兒邱湘淩卻非常支持父親加入舞團,當初也是她鼓勵父親報名。她認為加入舞蹈團能預防失智,也能讓父親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儘管兒女們無法時常陪伴在身邊,舞團的學員們也像家人般照顧父親,讓她感到十分放心。

提到父親,她笑著說其實父親年紀大了還是像孩子般會鬧脾氣,有時候記不住舞步就會吵著說不想學了、下次不來了,常常需要安撫及鼓勵。她也發現舞團紀老師的用心,會找每一位團員的特色,像是父親前陣子熱衷肚皮舞,就會安排穿插特別表演,而父親聽不到音樂,需要看前面同學的動作,會比其他學員慢一拍,老師也會幫忙調整站位,讓父親自在演出。

女兒邱湘淩也很感謝伊甸基金會給予聽障者支持,起初由團員以興趣取向自發性學習,直到成立後第二年,團員們才決定幫舞團取名字,擁有屬於自己的舞團。而原先沒有固定場地練習,從萬華、三重換到現在的南港運動中心,一路上都由基金會幫忙尋找場地及安排,持續十年間的每週練習,也讓舞團能夠發揚光大。

邱爸與女兒邱湘淩一同合照。 圖/張芷馨攝影

藉由手語輔助 感受音樂節拍

而成就半音舞集,少不了指導老師,紀麗娟老師從2003年開始教導輪椅舞團,聽障舞團成立後,基金會再次邀請他前來指導。舞團成員有些以興趣取向,出來運動、建立人際關係,有些人則會有自我要求,希望自己能更進階,老師皆抱持著開心學習舞蹈的理念教學,讓學員們激發興趣,才會持續進步。

由於學員們聽損程度不同,輕度聽障者使用助聽器還可以聽到些微音樂,但重度聽障患者是完全聽不到音樂,在教學方面就需使用情境式的互動,想出一個符合舞步的情境故事,讓學員將舞步套入進去,此外也會設計口訣,幫助學員們熟悉動作。

而現在因應疫情需戴口罩,也會讓學員們在面對面講話、讀唇語時感到吃力,這便是需要去克服。在日常教導時也需放慢語速,讓學員們看懂唇語,在上課時旁邊也會有手語翻譯老師同步解釋,讓學員們能夠跟上節拍,一同享受舞蹈的樂趣。老師教學多年間,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舞團出去表演,因準備時間太短,到現場才發現表演音樂出問題,大家聽不到音樂都非常緊張,但仍保持冷靜地看著台下打的節拍,將一場表演完美演出。

手語老師解釋舞步讓學員了解。 圖/張芷馨攝影

半音舞集練舞方式。 圖/陳星妤製作

提到邱爸,老師說他是一位熱情、喜歡表達的學員,儘管是全聾,但當自己在課堂上宣布十月份舞展,要求學員們加緊練習時,其他學員皆無反應,僅有邱爸給予他熱烈回應,讓他感到十分訝異,也發覺邱爸熱愛表演的心。

而老師也到了即將退休的年紀,開始鼓勵程度好的學員可以嘗試教學的角色,讓他們試著先幫忙帶熱身,期望未來能將這份工作傳承下去,繼續帶領聽障生學習舞蹈。

舞出自信新人生 此時無聲勝有聲

舞蹈不侷限於年齡,舞團成員從二十多歲到六、七十歲皆有,年齡層差距盛大。相同的是,他們都是喜歡跳舞的人,儘管不像一般人一樣擁有正常聽力,但依舊克服一切,開啟人生新篇章。團員間的好感情,也是成就舞團的一部分,他們會一起出國、一起聚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如同家人般的他們擁有好默契,也讓表演能夠更精采,令人動容。

未來,也期許舞團能夠更上一層樓,團員們都能在這找到自我,提升自信心。「當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同時會幫你開一扇窗。」或許失去聽力的他們都想過放棄舞蹈,認為無法再聆聽到世界的聲音,但加入半音舞集後,聽力不再是所有,更多的是大家熱愛舞蹈、堅持學習的心。勇敢的他們,也為自己創造閃閃發亮的舞台。

舞團參與企業晚會演出。 圖/半音舞集提供

採訪側記

當天下午到南港運動中心採訪,一踏進教室就感受到團員間對於舞蹈的熱愛,看著他們努力跟上節奏盡情舞蹈,在練習上一定下了不少功夫,或許連我自己都無法跳得那麼好,更何況他們還是聽障人士。受訪者邱爸是一名全聾人士僅能透過手語溝通,雖然我們看不太懂手語,但透過女兒幫忙做翻譯,也讓我們能夠了解邱爸的生命故事,也學會一些基本的問候手語,是一場意義深大的採訪。

本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全聾舞者邱爸舞出自信新人生)。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伊甸 身障服務 半音舞集 聾啞人士 藝術影響力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