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趕不上碳排?台北市住宅用電量連3年增加超過1億度 環保局點名3大主因
北市近年推動淨零碳排,但審計報告指出,去年用電度數有增加趨勢增加碳排壓力,主要排放來源為住商及運輸部門,其中住宅用電量自2022年起,已連續3年成長。環保局表示,包含氣候、運輸、經濟活絡導致用電量提升,將透過「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推動各項減碳方案,降低碳排量。
北市府為推動節能減碳曾在2019年5月及2023年5月,報請行政院環保署(現環境部)階段性減碳目標,2025年應較2005年減碳25%,2030年應減碳40%,2040年應減碳65%,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而近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也逐年降低,在2022年排放量僅1084.88萬公噸CO2e(單位),創下2005年來新低,推動成效不錯。
然而審計報告發現近年來北市用電度數卻有增加趨勢,去年用電量為152.94億度,較前年多1.84億度,碳排放壓力增,而這些溫室氣體主要排放來源為住商及運輸部門,約分占 75%、20%,而服務業及住宅部門去年用電量,分別增加1.64億度、1.30億度,且住宅部門用電量自2022年起,已連續3年成長,呼籲市府應盡速瞭解原因,並研擬改善作為。
氣候變遷管理科長周貝倫表示,疫情過後民眾逐步恢復正常生活促進經濟活絡,加上近年市府積極推動綠運輸包含電動運具逐步普及,且氣候變遷民眾用電習慣改變都是導致用電量提升的主因,推動減碳同時可能導致用電量增加。
周貝倫說,市府透過各項減碳措施要求能源使用大戶設置一定比例再生能源設備、儲能或購置綠電憑證,觀旅業者禁止提供一次性備品、公私場所販售餐飲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一定規模事業應提報廢棄物減量計畫等並補助社區住宅設置創能儲能及節能設備及低收入戶汰換1級能效設備,雖113年用電較112年成長1.23%,但已是全國最低。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