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燃煤發電淨增幅是20年最低!GEM報告:中、印使用仍居高不下
美國智庫全球能源監測組織(GEM)4月發布報告指出,去年全球新增燃煤發電裝置容量為44 GW(百萬瓩),扣除去年退場的25.2 GW容量,整體略增18.8 GW,是20年來最低增幅,但中國和印度的煤炭使用仍居高不下。
中國轉型 攸關全球減碳
法新社和路透報導,燃煤發電約占全球發電1/3,逐步淘汰煤炭是實現氣候目標的一項關鍵。根據該份由多個能源、環境相關研究機構及非政府組織撰寫的報告,去年全球新增的燃煤發電裝置容量降至2004年以來最低點,但整體仍是淨成長。
中國、印度的新增裝置容量抵銷了其他地方的容量減少。前述報告說,中國去年將30.5GW新的燃煤裝置容量投入運作,占全球新增的7成以上,不過已低於2023年的44.7 GW。中國去年動工的燃煤電廠數量也創新高,但比起前兩年爆炸性成長,新許可數量已有下降。
中國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中國發電產業約占全球煤炭用量三分之一,因此中國轉型與否將攸關全球大勢。
印度去年新增燃煤裝置容量則達5.6 GW,略高於2023年的5.5 GW;印度提出的新燃煤計畫數量也創紀錄。其他去年曾啟動新電廠的國家還包括印尼、孟加拉、巴基斯坦、南韓和菲律賓。
日韓脫炭技術「仍存疑」
IEA指出,全球煤炭需求2024至2027年間將達到高峰,已開發國家煤炭用量的減少將大致上被新興經濟體的用量增加抵銷。
煤炭驅動印尼等東南亞新興經濟體發展,但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國已有多項協議與承諾,促使他們逐步淘汰煤炭。
至於富國日本和南韓,則因為在國內外推廣「令人存疑的」脫碳燃煤技術而受批評。前述報告示警,這些技術成本高昂,且不太可能達成大幅減排來穩定氣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燃煤電廠進行「氨混燒」,即用氨替代部分煤炭來減少排放,但其減排效果取決氨的生產方式。
美燃煤電廠延壽引憂心
GEM也警告,美國等國正延遲逐步淘汰老舊燃煤電廠的計畫。GEM燃煤電廠追蹤計畫主管席瑞爾說,燃煤電廠除役延後情形主要發生在沒打造足夠潔淨能源來補足供電需求的國家。
閱讀更多:川普推「乾淨的煤」 將帶來災難性後果?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