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海多近叫「海廢」?台灣推自己的海廢定義、標章

聯合新聞網 劉嫈楓
保麗龍、廢棄漁網、寶特瓶等海洋廢棄物經回收再利用技術,海廢變黃金,也創造商機。 ...

根據台經院報告指出,2019年,環保類商品躍入募資熱門排行榜之一。食物袋、循環杯...,不斷推陳出新。近來,冠上「海廢」的商品,也成為民眾最青睞的永續商品。然而,究竟採用多少海廢材質比例製作,才稱得上「海廢商品」?距離海岸多遠,才能被定義為「海廢」?

為避免資訊混亂,環保署也在今年推出「海洋廢棄物回收製品驗證標章」,確保能溯源海廢產品的用料、處理、製造流程。

負責協助的毅泰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王家祥表示,隨著海廢議題受到關注,利用海廢商品回收、再製,也日漸受到國際矚目並應用。根據目前國際標準定義距離海岸線50公里搜集來的廢棄物,都能被視為是「海洋廢棄物」。

款式和材質都不錯的「潯寶衣」,有百分之九十六材料全來自海廢寶特瓶。 圖/嘉義縣政...

但根據台灣國土地形,若跟著國際標準:「恐怕連玉山回收的寶特瓶、廢棄物,都能被視為是海廢」,「從海廢定義、材質比例,台灣都需要一套符合自己狀況的規章。」王家祥說。

除了讓消費者、生產商,有本可循,也希望透過海廢標章制度建立,擴大跨國應用。日前,台版「海洋廢棄物回收製品驗證標章」也來到APEC會議上,向各成員國介紹。經過一年多的籌備,今年「海洋廢棄物回收製品標章」制度已上路,不少業者展現高度興趣,並已展開申請。

建立海廢標章制度後,下一步目標,則是希望推出「海洋廢棄物循環利用資訊平台」,聚集從第一線投入海廢的NPO等各式組織,中間回收、射出等供應鏈廠商,以及關注海廢議題並找尋合作品牌終端,打造產業生態系。

王家祥表示。不論前端收集、後端回收,或是品牌再利用,都需要夥伴與資源,希望透過平台建置,逐步建立產業鍊,不讓海廢浪費。

延伸閱讀

>>海邊來的酷東西-日牌設計出的「再利用飾品」

>>海洋垃圾哪裡來?科學家追著海廢去旅行

>>淡水河18萬公升川廢漂,英國爸「出舟」帶頭清川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海廢打撈 海廢標章 海洋廢棄物循環利用資訊平台 資源循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