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垃圾遇天敵?研究:真菌可讓塑膠自然分解
根據英國《獨立報》的報導,英國皇家植物園(又名邱園,Kew Gardens)的科學家表示,真菌可能是人類打贏塑膠垃圾戰的關鍵。
日前邱園發表歷來第一份〈世界真菌狀況〉報告指出,若是善加利用和開發真菌的天然特性,塑膠可在數周而不是數年內自然分解。
邱園和來自18個國家一百多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共同完成了該報告,展示不同的生物如何分解塑膠,清理放射性物質,甚至加快生質柴油的生產。
去年中國一個科學家團隊在巴基斯坦的一個垃圾堆上發現,塔賓麴黴塔(Aspergillus tubingensis)會破壞塑膠分子之間的鍵,再利用它的菌絲體將它們分開。這項過程只要幾周,而不是塑膠自然分解所需的幾十年。
報告說:「這種能力有可能發展成解決塑膠廢物日益嚴重環境問題的工具之一。」
邱園的資深科學家利奇(Ilia Leitch)在受訪時表示:「這十分令人激動,因為它是一個如此巨大的環境挑戰。若它可以成為解決方案,那就太棒了。我們正處於研究的早期階段,但我希望在5到10年內見到真菌吃掉塑膠的好處。」
新報告希望真菌能徹底改變回收過程並為塑膠提供可持續分解的方法。
該報告還試圖提高真菌的形象,指出它們在啤酒(酵母)、青黴素、洗衣粉和奶酪中的重要性。至於真菌最為人所知的類型--蘑菇,全球的人都食用。
英國已敦促民眾協助識別和記錄物種,據信仍有93%的真菌目前還不為科學界所知。
邱園:植物研究寶庫早列世界遺產
英國皇家植物園位於倫敦西南方10公里的Richmond附近的泰晤士河南岸邊,這個園藝愛好者的朝聖地占地300英畝,有26座專業花園,6個温室,以及40座古老建築,因為實在太大,很少人能一天就全部走遍。
創立於西元1706年的邱園,原本只供皇室賞玩之用,1841年捐給國家後,改建為英國第一座植物園,逐漸擴充為今日的規模,可說是全球歷史悠久的園林之一。
邱園最大的特色,是耗資上億英磅建立一座植物種子儲藏庫,及世界上最大的植物標本館,同時還種了超過4萬種以上的植物,約佔全球植物種類的1/8,為世界上最大及最多樣的活體植物保存庫,不僅收集了全英國的植物種子,更計畫在2020年收藏世界20%的種子。
此外,邱園收藏維管束和真菌植物標本數達7百萬份以上,對植物分類研究有極大的貢獻,更擔負起保護即將瀕臨絕種植物的使命。除了蒐集植物種源,邱園也蒐集人類利用植物所製成的各種物品,藏量已近10萬件。也因邱園的重要性,早在2003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地點,是少見的植物類文化資產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