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永續新世代對話-減塑行動,不必等到成為大人物
編按:當氣候危機、溫度暖化的危機,節節逼來,年輕新生世代卻早已捲起袖子,展開行動。
今年升上台大地理資源系大四的黃筱涵,早在6年前,就憑著一人之力,在校園展開無塑運動,辦了場超過百人的無塑園遊會;而同樣是Z世代之一的王宣茹,2017年,更憑著一紙公民作業,在Join公民連署平台,號召一次性餐具減量,成功通過連署,成為台灣減塑政策的助力之一。
開學時刻即將到來之際,本月《倡議+》邀請兩位永續新世代黃筱涵、王宣茹,聯合擔任本月客座總編,分享投入減塑、環境永續的關心,並展開對談。不必憑著響亮名稱、不必等到成為KOL,影響他人的永續行動,一個人也可以。
以下為兩人第一人稱對談分享。
Q1:各自在何時、因為哪樣的事情,理解了「永續」概念?
王宣茹:感受到永續,好像是等到天氣異動,或者環境被破壞,被記錄下來之後,大家才會開始意識到永續這件事情的重要,從關心自己的生活,到關心未來下一個世代的生活會是什麼樣的樣子。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時候,是到了2019年那時候,政府提出減塑政策的時候,大家很多不同的想法,包括還有用湯匙喝珍珠奶茶,這種有趣的新聞。大家開始去比對那些比較先進國家,比如說歐洲、德國或是荷蘭,推動「永續共好」的國家政策的好與不好。
我才知道說,自己的提案的確是跟永續有關,一開始寫作業,沒有想太多,就是覺得這是一個問題,可以被解決的,大概就是這樣而已。永續有很多面向,我就意識到,好像是其中一種環節的永續。
黃筱涵:起心動念和宣茹有點像,當時從電視媒體上看到,2012世界末日的傳聞,覺得有點恐懼。小時候很膽小,一看到新聞,超級緊張,覺得好像地球要毀滅了。後來知道沒有末日,新聞還是充斥著天災人禍、森林大火、大水洪災,跟世界末日一樣會造成人類傷亡,而且是真實發生,還是人類造成的,小小年紀的我就覺得很衝擊,卻也覺得奇怪周遭的大人怎麼都不關心、也沒有行動,國小國中也就開始關心環境議題,也因為生活在親近自然的花蓮,更應該覺得保護。
Q2:你們兩個都各自展開行動,怎麼看待自己最初一個小行動,最後對周遭帶來影響?
王宣茹:我覺得當初的行動,很像這是一個幸運的機會。當時單純覺得自己聲音被政府聽見,從前面的準備,然後後來到環保署開會,再回歸到自己生活,很像是走了一趟愛麗絲的奇幻旅程,這場旅程,短短維持了一、兩個月左右。
除了自己有生命的養分,但是政府真的把這個提案放在心上,然後進而推出政策的時候,慢慢影響到身邊的人。就覺得獲得意想不到的結果。沒想到自己一個小小想法,可以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一些變化。
重新再來一次的話,會增加蠻多信心,有上次經驗後,我在未來,會覺得遇到很多事情,就實地去行動參與、去看看。
黃筱涵:我的切入點比較從減少塑膠垃圾開始。有人對於環保的議題,可能認為一個人的力量太小了,例如省電或是節能減碳,就會覺得,世界還有那麼多人排放廢氣之類的。但像吸管議題,就算自己一個人減量,說不定就能保住海龜性命,行動的門檻比較低,不像節能減碳或是省電等,會需要很多的先備知識,從生活中就可以做起,看到班上同學的改變,給我很大的鼓勵,會發現,自己講了一件對的事情,有時候真的會有人聽,他們真的會願意改變。
Q3:你們各自開始投入時,永續的相關討論、訊息、行動都不如現在,如何看待永續的概念漸漸進入大家的生活?
黃筱涵:我雖然一方面是很開心,但也不確定這樣子是不是太遲了,比如RE100政策就是在叫各個企業要淨零、碳排,我也會想,就算成功了,能夠守住溫度1.5度C嗎?會不會我現在做也是有點晚了。它出現是理所當然,應該要馬上這麼做。氣候變遷就是一個很急迫的事情,所以我不會因此自滿。我會覺得這是應該做的,而且要更快速的去做。
生活本來就是要轉型,未來的生活,要適應這樣的型態。尤其為了減緩氣候變遷的問題,生活狀態會改變很多。現在是在過渡階段,所以要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過這樣的生活,才是往這個方向邁進。
王宣茹:近年越來越多永續意識被提升上來,這是好事。但又可能會被商業浪潮引領風向。塑膠類製品製造出來時,必須用到一定的年限,才會打回原本製作過程的資源、成本。越來越多商業推出環保吸管、環保餐具、環保袋、環保碗,但應該真正思考,不是一直去買這些東西,就代表環保,而是用你現在既有的東西。
生活風氣會改變是很正常的,台灣也是從傳統習慣,漸漸轉換為外帶拿袋子、塑膠袋,再轉變成自備容器去買東西,中間的確需要一點時間挑你自己覺得適合的東西,不只是跟著風潮。
下個階段,它或許不是透過購買冠上「環保」、「永續循環」標籤的商品,而是要回到我們的生活跟行動,盤整哪些事情可以達到目的,而不是樣樣都透過購買達成永續。
Q4:年輕世代投入永續行動,比起上一代人的優勢與挑戰在於?
黃筱涵:我後來常鼓勵高中生展開行動,年輕世代的行動優勢有著,因為你是學生,因為你是年輕人,所以大家會覺得說,哇竟然連年輕小朋友都在關注這件事情,代表這件事情真的很重要。但反過來說,我覺得這也是當學生的困境之一,或許與體制有關,教育體制並沒有很鼓勵學生去做額外活動。
王宣茹:不管是哪個年紀,就是要有「環保永續意識」。台灣雖然在校園推動回收政策,還是很多人,一出學校就會忘記這件事情。另點挑戰,是新的一代都出生成長在舒適便利的空間,有冷氣、手機,身處的環境都已經是經過「好多好多代的努力」換來的舒適空間。
現有的生活習慣是很便利、很方便,但是要能自己主動有意識知道,有些生活習慣可能是需要被改變的。對我們來講是蠻大的困難,如果大家都想要做,可是會被舒適圈包住,甚至不會意識到這些問題。
Q5:怎麼樣給周遭的起心動念和行動建議?
王宣茹:現實生活中,如果想要執行永續環保,大家可能會想說「喔好,寫一個記號,可能在下個月一號開始」,或像寫下新年願望。我一個很喜歡的偶像的一句話,他說,每一天都可以是新的開始,不一定要等到所謂適合的時候,每天都應該可以是行動的第一步。
可能三餐裡面其中一餐的飲料,你使用環保杯,就算是這樣,也會是一個習慣的開始,放在心上,他可能需要一點時間發酵,才能慢慢影響到你的行動,但不用擔心只做一點點,哪怕一點,影響都是很大的。
黃筱涵:如果是學生的話,建議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尤其是學生時期,做不一樣的事情,真的需要蠻大勇氣。但如果你在做對的事情,這樣的不一樣很特別、很好,不用害怕別人怎麼看。
Q6:怎麼看待彼此呢?想問對方哪樣的問題?
黃筱涵:我從花蓮來到台北,想知道換了環境,看待永續的觀念和想法有沒有不同?
王宣茹從高中升上大學,我也算換了一個環境,雖然沒有很遠,從新竹換到桃園。環境的差距不算大,但反而到桃園之後,行動的意識更強烈了。
學校很有趣的事,是在綜合教學大樓的一樓,設有垃圾回收車,分得很細,其中有一個類叫做一般垃圾,大家就會把所有的東西都往一般垃圾裡面丟。下課的時候,看到有些垃圾都已經滿出大垃圾袋了。覺得,不管在哪個城市,大家普遍的環保分類意識都沒那麼強烈,甚至會覺得好可惜。雖然現在有減塑政策出來,但還是要回到本身意識。
從高中到現在,減塑心情其實沒太大改變,反而會因為生活觀察刺激到我,覺得就是要做這件事。
黃筱涵:我自己會問這題,是因為我自己有點改變,高中的時候我是那種,看到別人拿塑膠袋就會很想衝過去跟他宣導的人,也會成功。但上大學後,學校更大了,人變成很多,各式各樣活動倡議著各自的議題,發起一個活動,好像變得比較難一點。
後來也有一點挫折,就是覺得自己是不是沒那麼堅持。譬如說,有時趕課還是會買不環保的便當,這讓我覺得自己的特質是不是消失了。後來,我找到折衷的心態,我告訴自己說,我同樣還是關注者,只是方式不同;我以前可能是那樣,而現在我找到更有興趣的方式,就想要用更有系統性、更大的方式去改變。
王宣茹:筱涵已經剛好回答到我的問題,大學生活中,的確還蠻常為了趕課、為了通宵熬夜買外面的東西,甚至會叫外送。同學也越來越多人知道我在做這件事情,確實會覺得,明明說要減塑,卻還是使用了一次性餐具。這讓我很好奇,筱涵會不會有類似的經歷,又如何調節?
黃筱涵:我反而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就是代表說我外帶時,有人在監督,會讓我更堅守原則。另外,我發現因為這樣的環保形象,朋友跟你相處時也會遵守,像我朋友在我們出遊時,我會提醒:「要記得帶環保餐具」,他們就會開玩笑說,跟我出去哪敢不帶。因為你的環保形象,靠近的人也會遵守,也算好事!
某個程度的意義,其實也是在提醒我們說,其實生活的情境跟減塑的落實,還是有需要克服的問題所在,他並不是一個「要不要」,而是我刻意要做選擇。我覺得這也提醒著我們怎麼樣在「方便」、「減塑」兩個光譜中,找出一個好的中間值回應永續議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