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來首見!全球核電占比不到10% 「再生能源」成主流?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胡瑞玲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3月29日召開「2022年世界核能產業現況報告」摘要中文版發布記...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3月29日召開「2022年世界核能產業現況報告」摘要中文版發布記者會,其中2個章節針對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並首次針對戰爭對於核電的具體挑戰及危害,專家認為,若戰爭造成燃料棒無法持續冷卻,恐讓反應爐心熔毀,發生如福島核災情況;另報告指出,核電占全球發電比至2021年僅9.8%,為40年來首次低於10%,而再生能源新增併網容量不斷提高,顯示再生能源才是減碳世界主流。

根據報告指出,核電全球總發電量的比例在1996年達到高峰17.5%後便一路持續下降,至2021年僅有9.8%,是核電占比40年的新低點,就發電量觀察,2021年核電發電量雖增加3.9%,但主要來自中國大陸,扣除中國大陸核電成長後,全球核電發電量僅增2.8%。

據統計顯示,截至去年7月1日止,全球有33個國家或地區運轉共411座反應爐,較上一年度減少4座、,更比2002年高峰的438座少27座。2022年僅53座反應爐正在興建中,相較1979年興建高峰的234座銳減,其中5座機組興建計畫後續遭到放棄。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林正原表示,報告預測,從2024年起,全球反應蝠數量加速下降,主要是過去10年興建中的反應爐多有延遲。另過去20年全球共關閉105座、啟用98座機組,關閉的反應爐愈來愈多,新增部分主要都在中國大陸,因此世界趨勢仍以減少核電為主流,全球核反應發電量在2021年僅剩364 GW,相較2018年達到高峰的396.5 GW,減少32 GW。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蔡中岳表示,SMR的技術可行性還在發展中,不僅經濟效益不佳,...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蔡中岳表示,雖然近期許多人都在討論SMR,但早在2015年起至今都有相關的報告,指出過去幾年SMR並未取得重大進展,技術可行性仍在發展中,許多國家的興建發電計畫持續延宕。

蔡中岳指出,SMR成本高於再生能源,差了3倍以上;且仍有傳統核電的缺點,產生的核廢料是傳統核電廠的2倍到30倍,整體而言,SMR的技術可行性還在發展中,不僅經濟效益不佳,在電力市場上更沒競爭力。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指出,2021年時,全球進入風力與光電發量超過核能的黃金交叉時刻,且2009年以來,風力與光電成本分別減少72%與90%,核電卻逆勢變貴36%,各項研究也指出,要邁向淨零,風力與光電才是主要貢獻。

要邁向淨零,風力與光電才是主要貢獻。 圖/freepik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彭保羅(Jobin, Paul)指出,從1950年代核電開始發展至今,全世界沒有一座核電廠考慮過如何在戰爭中運作,直到發生俄烏戰爭,今年的報告才首次進行相關分析。

彭保羅表示,今年的報告給台灣很重要的提醒,戰爭對於核電廠帶來的威脅,除飛彈及砲火破壞核電廠等危險外,「關鍵挑戰是反應爐心和用過的燃料棒需要在燃料池中持續冷卻」,若無法排除殘留的衰變熱可能導致爐心在數小時內熔毀,發生如福島核災的情況。

彭保羅說,燃料池平時就具有高度風險,而台灣核一、核二廠燃料池已爆滿,燃料池的洩漏風險不是只有在戰爭,台灣是常有地震的國家,必須要面臨這樣的風險。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彭保羅指出,全世界沒有一座核電廠考慮過如何在戰爭中運作...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核電 發電 俄烏戰爭 台灣 再生能源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