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可以批評嗎?只是表演而已,那麼認真幹嗎?
嗨大家好, 歡迎來到「艾連說」。今天我們的主題是脫口秀。準確來說,我想談的其實是單口喜劇,也就是 Stand-up comedy,只不過因為我覺得,單口喜劇這個詞對於某些人來說,是有那麼一點陌生,所以接下來我就會用「脫口秀」來指涉「單口喜劇」。
在台灣,脫口秀三不五時就有炎上的問題,所以這次我想談一個,每次遇到爭議都會出現的大哉問,那就是:到底我們該不該對脫口秀的內容提出批評呢?究竟我們什麼時候提出批評、以及以什麼樣的方式提出批評,才是合理的呢?
先讓我們釐清討論的焦點
而關於這個問題,至少有三種切入角度:
1. 我有批評脫口秀的言論自由嗎?
言論自由在這邊指的是,避免被國家政府侵害的言論權利。基本上我們都有批評任何事情、包括脫口秀的言論自由。所以這件事情沒有什麼爭議,它並不是我這部影片要討論的問題。
2. 我的批評有道理嗎?
今天如果有一個人他批評賀瓏的段子太歧視女性,這邊涉及的是他批評的正不正確。這個問題很重要,但是因為每一個段子都必須要個案分析,所以它也不是我這部影片要處理的問題。
3. 我們拿道理去檢視脫口秀是不是太過認真了呢?
這就是我這次想要專注的地方。
而我之所以會想到這個問題,是因為在網路上看了大家的討論,裡面除了有針對相關炎上的段子到底是不是有發生歧視之外,還有一個更後設而且很有趣的主張:
有些人認為,我們不該對脫口秀那麼認真,我們不該放大脫口秀裡面的每一個東西去批判;因為這就是表演,這就是一個秀。
這樣的說法,更指出:這就像是我們去電影院看電影,不會因為電影裡面出現了很多暴力情節,就說這個電影應該下架。所以同樣的,我們也不該放大檢視脫口秀的表演。
而這樣的說法,彷彿就是給脫口秀上了一層防護罩──當外界要批評他們的時候,就可以回應「這就只是表演,你太認真了。」但這樣的說法真的沒有問題嗎?
對於防護罩論述的質疑
針對前述懷疑,最後我得到了一個答案。那就是一切的關鍵在於:喜劇演員本身到底有沒有想要傳達任何理念。
第一個回應:當喜劇演員傳達理念
脫口秀是有反思功能的。它常常可以針砭時事,然後用一些幽默的方式來帶領觀眾思考一些議題。依據這個說法,我們就可以知道:其實有些脫口秀,有些喜劇演員,他們在表演的時候,其實是會傳達某些理念的。
比如說,當時可能發生一些政治事件,或者是一些社會風波,他們就可能想要用一些比較聰明,比較幽默的方式來傳達他們的想法。這時,那些想法可能是想要嘲諷,或者是想要引起一些反思,那麼表演就不僅僅只是一個娛樂,它裡面已經帶有一些思想的呈現。
而如果一個表演裡面帶有思想,以我們剛剛的電影為例,比如說很多的電影帶有某些議題性質(民主議題、性別議題或者是同志議題),就拿前陣子很紅的《人選之人》來說,《人選之人》很明顯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它本身就是一種表演,裡面的演員全部都是照著腳本在演戲。
儘管如此,我們也可以看到 PTT 裡面的鄉民,對於裡面的一些女性敘事,或者是一些女性主義的觀點,非常不滿。他們可能會不認同這部劇的理念,或者是不太認同這部劇傳達這些理念的方式。
可是回到剛剛那層保護脫口秀的防護罩──也就是「脫口秀就只是表演」來看,那為什麼鄉民還可以對《人選之人》的這樣一部劇提出批評呢?照理來說,如果表演就不能批評的話,那任何劇裡面傳達的理念我們都不應該批評才對呀?
因此,若我們能想一想,就可以發現:其實表演就算是表演,還是可以兼有針砭時勢的功能,抑或引導大眾思考、反思事情的功能。
此一同時,那就該讓這樣的說法,加入到公共的討論裡面,而不該把他鎖在一個防護罩裡,來避免大家的批評。
第二個回應:當喜劇演員只是人設
講到這邊可能就會有人說:可是並不是每個脫口秀都標榜自己想要傳達理念。有些脫口秀就只是要搞笑而已。他整場表演裡面的說法、想法完全沒有任何認真的成分,一點點都沒有,因為那就只是他的人設,只是他在舞臺上扮演的角色而已。
沒錯,所以我們接下來要談的問題就是:如果都只是人設,我們還能批評嗎?
關於這一點, 我的想法還是一樣的。我們在看電影或動漫的時候,常常會對裡面的角色提出一些抱怨。比如說:這個角色太聖母了,這個角色太笨了……等等。
如果任何虛構的東西,我們都不應該提出批評的話,那為什麼我們要做剛剛那些事情呢?我們為什麼要去抱怨一個角色不符合我們的期待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就算它是虛構的,我們仍然會被裡面的人設,裡面的角色勾起反應。就像不少 YouTuber 有很多的言行,都是建立在他的人設上面,可是難道這樣子 YouTuber 就不會引起爭議了嗎?
當然不。就算那個 YouTuber 的人設跟他本人相差非常非常多、幾乎完全就是不一樣的兩個人,就算是這樣,他在鏡頭前面所表現出來的那個人設,依舊勾起了大眾的反應,也就仍然有可能引起爭議。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就至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我們至少可以對脫口秀的喜劇演員的人設提出一些批評,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不用批評他們的本人,因為依據那些說法,本人跟人設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不批評本人,不代表我們也不批評人設。
否則的話,我們就連電影、動漫裡面的角色,或者是 YouTuber,都不能批評,這顯然很違背我們對於生活運作的想像。
認真看待的程度,也是有光譜的
本文並不是要說,如果我們要拆掉脫口秀的防護罩,那我們就必須「百分之百」、「完全認真」的看待脫口秀的所有內容。我想要說的比較像是,認不認真對待其實是一個程度問題,我們用光譜來理解它會比較適合一點。(請參考以下的光譜圖)。
就以我們剛剛提到的電影跟小說為例。因為是虛構的,所以假設它會在這個「討論光譜」上偏向左邊,在這一邊我們可以不用那麼認真看待。而脫口秀跟單口喜劇他們常常會以真實世界的人事物來作為題材,所以他會比虛構的電影跟小說來的右邊一點點,也就多一點點討論。
同樣的,有些人也會主張有些日常生活或脫口秀的玩笑,並不只是玩笑而已,他也隱含了一些真實的想法。所以玩笑話跟實際想法之間,「認真程度」的距離彼此又拉開多遠,這也存在模糊地帶。
而我一開始提到的,當喜劇演員試圖傳達理念的時候,其實就是單口喜劇的內容向實際想法靠攏的時候。
所以我們這邊可以看到一個重點:單口喜劇在這個「討論光譜」上的位置,其實是浮動的。每一個觀眾對每一場表演的認知都不太一樣。他們有時候會覺得應該靠左邊一點、少討論一點,有時候又會認為應該靠右邊一點、多討論一點。
綜合上述,我想要反駁的,就只是那些把單口喜劇或脫口秀拉到最左邊,試圖主張我們完全沒有任何批評空間的那些論點。但我反駁這個論點不代表我就要同時把脫口秀跟單口喜劇拉到最右邊,百分之百完全認真看待的那個地方。
且不論脫口秀跟單口喜劇,他的位置怎麼浮動,我們都可以確定他大概不會跑到最左邊,他也不會跑到最右邊;他在這個光譜上的位置就是這麼的尷尬,這也是為什麼單口喜劇常常引起社會爭議。
罵人罵自己?
最後還有一種現象,我有點沒辦法理解,就是有些觀眾他們可能是喜劇演員的粉絲,然後他們有時候會非常相信段子裡面所傳達出的那些東西,甚至把他當作了他的價值觀的基礎。
這種觀眾非常多。但是這其實沒有什麼問題,我要說的問題並不是這一點。我要說的是:當你自己就已經接受那些理念的時候,就不應該跟其他人說不要對脫口秀表演太過認真、不要去批評脫口秀裡面想傳達的理念。
原因是因為你自己就已經先認真了,不是嗎?你自己相信那些東西,表示你已經認真看待。你已經認真看待的話。你就沒有辦法再去叫別人不要認真看待,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如果你覺得有什麼有趣的想法,或者是你想要給本篇文,或是原始影片一些回應的話,歡迎來我的影片頻道留言。如果你喜歡看我在各種議題上繼續胡說八道的話,也歡迎分享本文或原始影片,然後訂閱的那個按鈕,按下去我會非常感謝你。那麼我的分析就到這裡結束了,讓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轉載自《法律白話文運動》(原文標題:脫口秀可以批評嗎?只是表演而已,那麼認真幹嗎?|人文思想)。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