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已成動物界新興建材:灰伯勞築巢最愛這款垃圾!

聯合新聞網 大塊文化/史坦尼斯瓦夫・盧賓斯基Stanisław Łubieński、譯:鄭凱庭

編按:垃圾無所不在,到處都是,以至於我們不再注意到它。波蘭最重要文學獎Nike Award得主盧賓斯基前往波蘭各地蹲點,踏查遍布日常空間各處的棄置物,用文學詩意筆觸描寫人造廢棄物幾世紀以來有何變化?垃圾如何侵入我們的生活?動植物與廢棄物又如何被迫同存一處的共生共滅?

盧賓斯基前往波蘭各地蹲點,踏查遍布日常空間各處的棄置物。 圖/大塊文化 提供

垃圾,動物的另類資源?

這聽起來很沒道理,但是另一方面──對許多動物來說, 垃圾成了藏身處或是獲取食物、繁殖的地方。對某些生物來說,垃圾帶來了不同的、意想不到的機會。垃圾有時候就像在反抗人類──它忘恩負義的創造者──與我們的敵人結盟,例如,攜帶登革熱的埃及斑蚊。幾十年前埃及斑蚊才在巴西獲得控制,但是隨著垃圾數量劇增,這個問題也變得越來越嚴重且複雜。結果證實,有一半的蚊子產卵在罐頭、輪胎、瓶子和塑膠包裝裡,最常是在那些一次性且無法回收再利用的垃圾中,尤其是在累積了雨水的地方。這個問題首要就是人們堆在後院的廢棄物。

在野生環境中,喜歡髒亂的小紅蟻(Myrmica rubra)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牠們的密度在野外垃圾堆上比在自然條件下還高。小紅蟻生活所需條件不高,只要有部分溼潤的環境都可以棲息。在滿是舊瓶子、沾滿泥巴的罐子、衣服殘骸和塑膠袋的垃圾掩埋場裡;或是在更自然的地方──草叢、石頭、木塊底下都能築窩;然而,在有垃圾的地方,這些自然棲息地就沒有被占領。研究人員認為,小紅蟻對這些地方的偏愛可能與更豐富的食物來源(小型無脊椎動物)有關係。

喜歡髒亂的小紅蟻(Myrmica rubra)密度在野外垃圾堆上比在自然條件下還...

昆蟲無處不在。鳥類也是,很久以前我們就知道鳥類喜歡使用我們的垃圾。就拿白鸛(Ciconiidae)來當例子。來自西歐的鳥類熱衷於在垃圾場附近定居,經常在此覓食並尋找築巢的材料。因為垃圾場能終年提供食物,牠們甚至停止向非洲遷徙。波蘭的鳥類還比較傳統,牠們比較常在野外尋找築巢材料,但這並沒有改變能在半個鳥巢內找到各種垃圾的事實。西方國家進行的一項研究中,在幾年間檢查了七百多個鳥巢,結果顯示,在比較城市地帶的鳥巢含有較多垃圾。最常出現的是線繩、箔片和布塊。

鳥類將垃圾視為自然的一部分?

我們文明的垃圾出現在鳥巢中,導致不到1%的雛鳥死亡。這不是個大數目,而且成鳥也因此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否則牠們還得花時間去尋找天然的材料。有趣的現象是:雌鳥的年紀與帶回鳥巢的雛鳥數量有關。比較年長、有經驗、帶著許多雛鳥的成鳥,更可能使用人為材料。牠們不會浪費時間尋找消失於田野間的稻草,不會飛到遙遠的樹林中找尋樹枝。牠就銜走那些唾手可得的普遍材料,那些偽裝得很像傳統木料的東西。那些垃圾。

同樣的行為也發生在老鷹這種波蘭常見的掠食鳥類身上。較年長的老鷹有較高的成功繁殖率,牠們占領的地方食物來源較豐富,也較容易使用垃圾築巢。這意味著鳥類喜歡垃圾嗎?

大自然在適應我們的拜占庭式消費習慣嗎?或許鳥類已將垃圾視為自然的一部分?答案不明。對高汙染環境中築巢的黑面琵鷺研究表明,就算有大量的垃圾可使用,牠們還是傾向於使用鳥類學家提供的天然材料。彷彿牠們仍能看出差異。

比較年長、有經驗、帶著許多雛鳥的成鳥,更可能使用人為材料。 示意圖/unspla...

我非常喜歡灰伯勞鳥,牠是伯勞屬的小型掠食鳥類,在華沙很少見。最常能在博新(Powsin)的大片林地上看到牠,牠已在那過冬好幾年了。從遠處就能看見牠長長的尾巴,專注、期待的身影出現在灰色的空地上或沒有樹葉的小徑上。灰伯勞動也不動地窺看獵物時,看起來像是一尊雕像。牠的學名是Lanius excubitor,也就是「屠夫哨兵」──不得不說這個名字雖然有點戲劇化,卻正中紅心。灰伯勞不會嚴刑逼供,也不是變態的虐待狂,但牠確實有把獵物釘在帶刺的灌木上的習慣。帶刺灌木是牠的儲藏室;尖刺可以方便牠將獵物撕成小塊。灰伯勞的儲藏室裡可以找到老鼠、蜥蜴、小鳥和大型昆蟲。

灰伯勞的人造築巢材料學

灰伯勞在波蘭是真正的創新者、改造垃圾的先驅。牠在田野附近和森林邊緣築巢;得承認那巢並不是建築傑作,只是簡單的開放式鳥巢,以附近可以找到的任何東西──樹枝、樹根、苔蘚──編成的籃子。1985年才發現灰伯勞學會使用聚丙烯繩當作築巢的材料,但這材料早在3年前便已出現在波蘭的田野中。過了不到20年,聚丙烯繩已是鳥巢中非常普遍的材料。

1999年至2006 年間進行的田野調查發現,受檢的鳥巢中98%含有塑膠繩。灰伯勞也用塑膠袋、紙張等任何牠找到的東西來築巢;可能是為了取代現在缺乏的傳統天然材料──馬鬃。以繩子圍起的鳥巢,非常牢固也能抵禦早春多變的天氣。這相當重要,因為灰伯勞的繁殖季比較早開始。另一方面卻也發現,有相當數量的鳥被線繩纏住而死亡, 約有10%的雛鳥以及幾隻成鳥遭受這般命運。身體被截斷的、翅膀被割下的、被現代馬鬃勒死的雛鳥實際上究竟有多少,我們並不知道。

灰伯勞在波蘭是真正的創新者、改造垃圾的先驅。 示意圖/freepik

伯勞鳥是聰明的鳥類,和鴉科關係相近。牠們有驚人的創造力──有人觀察過伯勞鳥將蟾蜍剝皮,以避免接觸毒素。此外,雖然牠們生活在開放空間,有的伯勞鳥卻會捕魚或螃蟹。快速、普遍地使用線繩也是伯勞鳥的智慧結晶;牠們學會用刺將繩子撕成更細的線。

築巢材料的新知是怎麼廣泛傳播的呢?灰伯勞每年都會尋找新的伴侶一起築巢,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牠們相互學習使用聚丙烯繩築巢。捷克鳥類學家茲德涅克.維斯洛夫斯基

(Zdenek Veselovský)證實了這是種範圍性的行為。英國皇家空軍在戰爭期間突襲皮爾茲諾(Pilzno)森林時,為了混淆德軍的防空雷達,撒下薄鋁片。灰伯勞喜歡這些閃亮的紙片。後來人們在附近村莊的鳥巢中發現了鋁片。

本文摘自:《垃圾之書:面對人類將被廢棄物所廢棄的事實與行動》 圖/大塊文化

• 本文摘自:《垃圾之書:面對人類將被廢棄物所廢棄的事實與行動

•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波蘭 廢棄物 植物 動物 自然生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