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EA的循環經濟-2022年,台灣將推「購回服務」
在去年12月9日登場的「淨零轉型與綠能推動高峰論壇」上,宜家家居集團(IKEA)北亞區永續經營經理汪慶怡表示,為達到2030年「氣候正效益」的目標,IKEA將強化循環經濟模式,並搭配租賃與訂閱制度,創造新的減碳效益。台灣IKEA也將在今年2月推出「購回」服務,收購消費者用不到的IKEA產品,翻新維修後重新上架。
減掉1%全球碳排放不容易 IKEA:轉型循環經濟才是關鍵
減排不僅僅是口號,各家企業著手從不同管道解決問題。全球知名連鎖家具集團IKEA訂下目標,要在2030年實現「氣候正效益」,代表其全球供應鏈減少的碳,會比產生的碳還要多,是比「碳中和」更積極的目標。
不過,汪慶怡表示,2021年度全球碳排放量約為330億噸,檢視IKEA全球供應鏈的碳排放,光是一年就有2億多噸,接近全球碳排的1%。
汪慶怡進一步分析,IKEA供應鏈之中,最大碳排來源是產品原料,如桌子的木頭、塑膠等,原料碳排就佔了45%以上。若要達到2030年氣候正效益目標,每項產品必須減少70%碳排放。減碳幅度之大,讓IKEA發現,轉型為循環經濟才是解決問題的首要關鍵。
汪慶怡說明,以往都採用「線性經濟」模式——企業把產品賣給消費者、消費者用完就丟掉。然而,IKEA打算從產品開發源頭著手,如原料選用再生料或可再生材料,在設計階段確保產品的各零組件是可以不斷重複組裝、修繕,藉此開發出全新的循環商業模式,如租賃、訂閱制度等,把產品或零件從消費者手中「拿回來」,翻新、修繕再利用,賦予產品無限次的生命。
台灣IKEA循環經濟腳程快速 2022年2月將推出「購回服務」
台灣IKEA已經開始推動循環經濟案例,汪慶怡表示,2020年底,IKEA和台北101合作,透過「租賃」來提供商用家具,這是台灣IKEA自主發展的成果,比起國外可說「走得很前面」。
繼101之後,台電也來接洽,汪慶怡透露,雙方的示範案近期就會公開,就是因為和台北101創造出良好的經驗,才有信心繼續推動。他指出,這樣的租賃模式可以顧及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IKEA也成立專門小組,持續開發循環經濟的商業模式。
而一般消費者也能更有感。台灣IKEA預計在今年2月推出「購回」服務,讓消費者把家裡用不到、捨不得丟的IKEA產品,賣回給IKEA;IKEA將這些產品翻新後,重新在循環專區上架販售,創造第二次產品生命。
汪慶怡坦言,消費者的觀念是循環經濟成功與否的關鍵,台灣消費者必須捨棄「用完就丟」的習慣,才能延長產品壽命、不造成浪費。
至於廢棄家具回收模式則仍在規劃中,汪慶怡說明,若要將損壞的產品零件拆下「再製造」,必須要有當地的製造廠商支持,目前台灣的供應鏈還不足以做到完全回收消費者丟棄的IKEA產品。
目標提供50%植物性產品 IKEA盼帶動飲食習慣改變
供應鏈的問題也反映在再生能源上。汪慶怡表示,台灣IKEA很希望可以使用100%再生能源,卻苦於沒有穩定的再生能源來源,無法訂出確切的達成時間;至於短期目標,則朝向推動台灣分店用電轉型為再生能源,以及所有運輸過程都使用電動車或零碳運輸。
除了減碳,汪慶怡說,IKEA也從產品開發下手,把碳固定在土壤中,例如使用木頭為原料的新產品,就不再從地球開採新的原料,而是使用再生料,讓一棵原本要被砍下來的樹木繼續生長,復育森林的固碳能力。
而網友常笑稱IKEA是「被家具耽誤的美食餐廳」,汪慶怡指出,IKEA的牛肉丸一顆約有250克碳排放,全球一年賣出10億顆以上,碳排量相當可觀。IKEA以提供50%以上植物性產品為目標,2020年也研發出用大豆、洋蔥等製成的植物素肉丸,希望帶動台灣飲食習慣改變,讓民眾了解飲食跟氣候變遷的關聯性。
汪慶怡強調,IKEA的淨零目標必須仰賴其他企業的合作、政府的法規、市民社會敦促等等,並非單一部門可以達成,這象徵著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是零碳的解方,沒有人是局外人,所有人要一同攜手解決問題。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IKEA投入循環經濟 目標2030年達氣候正效益 台灣2022年將推「購回服務」)
延伸閱讀
>>跟顧客一起抵制過度消費 2020黑五購物節 換IKEA向你買家具
>>61萬台電子廢棄物? 「生生用平板」別只會買 公部門採購導入循環經濟還可減碳
>>你也捨不得回收舊手機? Google盤點消費者「斷捨離」閒置電子產品的六大阻礙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