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女聲-「小紅帽」林薇,大聲說女生ㄟ月
編按:
3月是女性的月份,不同世代的妳如何定義自己。
今年23歲小紅帽協會創辦人林薇,不怕發聲,她錄製影片槓上世衛秘書長譚德賽;她創辦NPO,關心月經對女性帶來的貧窮、污名刻板印象,和生活中種種不平等。關心女性的身體,找尋自我,屬於新世代的她,又是如何看待年輕一代的女力樣貌?
本月《倡議+》邀請小紅帽協會創辦人林薇擔任客座總編,分享自己和小紅帽的故事。這場以月經為名的運動,「我希望找到讓新世代的女性,不必再為向誰證明而活,而能找到多元、真實的自己。」
「我先是自己,然後也剛好是女性。」今年23歲,這是小紅帽協會創辦人林薇為20 somthing的新世代女性所定義「新」聲。
2020年3月,疫情延燒全球,人在英國求學的林薇錄製一段「一封致予譚德塞博士的公開信」影片,為台灣處境仗義出聲,短短幾天湧進數萬留言、按讚。年輕的臉龐,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她形容,這是一次為台灣的溫柔發聲。
不必特別鼓起勇氣,不用再三練習,她的倡議、發聲,如此自然。2019年,林薇就投入月經平權倡議運動,啟動「小紅帽」計畫,想為新世代的女性,找到真實的自己。
說阿嬤ㄟ「月」
在亞洲區域,台灣推動女權腳步走在最前端,選擇從每位女性都有的生理現象切入,起因和自己有關。初經來潮時,媽媽卻隱晦對應,當時年紀小,林薇不覺奇怪。但事後回想,明明自然的生理現象,為何留在女性記憶中,多半是類似難以啟齒的尷尬經驗,甚至影響了生活的權益,每每提及還夾雜著些許「恥感」?
心中的不解,林薇歐洲求學期間,參與當地月經公衛政策擬訂計畫,得到了答案。月經對於女性權益的影響,歐美已探究多年,在台灣卻鮮少被提到。看見這道缺口,林薇決定啟動小紅帽計畫。
運作一年,去年年初,小紅帽協會正式成立,有了組織、團隊成員,但林薇想關心的重點依然沒有改變:月經貧窮、污名化和不平等,是協會倡議關心的重點主軸。月經貧窮議題過於複雜,無法憑己之力解決。林薇決定從跨越年紀、性別,最容易被理解的「月經污名化」開始。從教育、展覽,口述述說,鼓勵跨族群、跨世代、跨性別的大眾說出「月經記憶」。
林薇印象最深的,是某次展覽擺攤,有位七、八十歲的阿嬤前來攀談,說起自己年輕時,知識、資源都不夠,只能以西卡紙或廢紙權充衛生棉,卡紙當然毫無作用。褲子沾上經血,惹來同為女性的同學驚呼,甚至被視為玷污噁心。
「因為這位阿嬤,我們發現不同世代有不同的身體記憶。」林薇說。有的女性當媽媽後為了教導女兒,才重新回想當年初經的身體記憶;還有男性,回憶周遭女性經期的經驗,小紅帽因此開展了另一項「阿嬤的話」計畫,「命名用了台語『話』和『月』發音的雙重喻意,既是說自己的話,也說月事的記憶」,透過書寫口述,也重新認識女性身體,放下污名。身體從來不只是身體。
月經不是佛地魔
不害怕像說起「佛地魔」般的支支吾吾,小紅帽選擇直球對決,大方說月經。小紅帽計畫推動以來,本以為只有年輕女性特別有感,短短一年多,林薇發現,想要理解月經議題的男性族群也漸漸變多。
在臉書互動的臉友男、女比例,約是1:9,近期卻漸漸轉變至4:6。「令人意外的是,關心月經議題的男性族群竟然正在成長。」林薇說。其中,更有一大部分還有想多了解女兒的父親們。這時他們才發現,以為只有女性在乎的議題,男性族群也有意願關心。
為了跨年紀世代,或是不知如何教育孩子的父母們,小紅帽設計了一系列工作坊,透過遊戲、互動,認識月經,也好好認識女性的身體。但想卸下外界污名化的誤解和刻板印象,林薇並不想刻意強加。她認為,唯有先理解,尊重和同理才會自然而然地由衷的出現。
令人意外的是,即使兩性平權觀念不斷倡導,小紅帽的月經倡議還是引起外界側目,例如團隊衣服上寫著協會的Slogan寫著「一場以月經為名的運動」,竟有長輩就跑來說:「你知道你們衣服上頭寫了什麼嗎?」也有同為年輕世代的族群,對協會所推動的倡議主題感到不可思議,更有小朋友一聽月經二字,反射性直呼「變態」,臉書粉絲團也有不少極端言論出現。
林薇這才發現,不分年紀對月經充滿刻板印象、甚至汙名化的比例並不低。「還好,樂觀是團隊的特色,儘管外界誤解的程度和反應,超乎想像,但或許也正是小紅帽存在的理由。」林薇說。
不必再向誰證明
為女性發聲,台灣早有許多前輩投入,以月經為名,年輕的林薇和夥伴,想補上哪塊缺口?「一個不必再為了變得跟誰一樣,而是多元、真實的自己。」林薇解釋,上兩個世代,早有許多前輩團體為女性權益奮戰,工作權、職場權、教育權、或是政治參與權,由於男女之間享有的權利懸殊過大,為了證明自己,為了爭取站上同一個舞台而努力,「這階段,女性仍得為了滿足某種設定的設定和樣子。」
過了一、二個世代,「不得不」的使命稍稍被放下,女性多了點輕盈自在。從認識月經、認識身體開始,林薇想為新一代的女性卸下更多外在的框架和設定,「我希望找到多元、真實的自己,不論哪種樣子都可以。」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