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圈活動】決戰SDGs下半場! 國際產官學領袖齊聚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

聯合新聞網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

以15年為期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在今年Q3已進入下半場,然而,回顧過去7.5年的表現,各國在政策法規上,只有部份啟動,效果不是很明確,企業也出現許多焦慮和反彈。不過,積極地看,上半場創造出很多未被滿足的需求,成了下半場的新機會。

2023年「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10月26日將在政治大學公企中心舉行,以「掌握影響力投資商機、決戰SDGs下半場」為主題,欲深入探討台灣應如何掌握影響力投資規模化的四大動能,包括拒絕漂綠金融、影響力透明化、資本光譜總動員、前瞻性政策法規,期能引領市場資本、共創永續價值,積極面對SDGs下半場提出解方。

「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已經邁入第3屆,今年由中國信託金融控股、星展銀行(台灣)、國泰金控擔任永續共創夥伴,論壇亦邀請到來自美國、英國、歐盟、日本、新加坡及香港等地的國內外產官學研社領袖會齊聚一堂,為台灣指引決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下半場的關鍵策略。

全球影響力投資聯盟(GIIN)、亞洲社會投資網絡(AVPN)及全球影響力投資執行委員會(GSG)都將參與並擔任國際推廣夥伴,和國內業者及專家共同深入探討──如何掌握影響力投資龐大的商機,以及擴大影響力投資規模具體的策略;從資產管理到家族辦公室最新的趨勢,再到影響力的衡量與管理最新發展;從歐美到亞洲再探討台灣的實務經驗,並因應國際趨勢,建議台灣政策法規下一步的調適方法。

四大規模化動能 加速台灣投資影響力

規模化動能一:拒絕漂綠金融:

近年許多投資機構開始發展嚴謹的模型與工具,以具體測量指標來衡量影響力投資,這些創新之舉,源自於近年歐盟的「永續金融揭露規範」,要求以統一的標準來揭露和審視金融商品的影響力程度,以剔除漂綠的金融商品,而本屆論壇邀請到歐盟兩家著名的資產管理基金經理人Mathieu Negre及Laura Bosch Ferrete,分享全球最新趨勢。

規模化動能二:影響力透明化:

前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金融組織」制定SDG Impact Standards,通過衡量、報告和驗證影響力來確保企業與金融活動有助於實現SDGs,並通過提供透明性和驗證來維護其公信力。今年六月,「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所屬的「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公布了「國際永續揭露準則」已經成為永續發展領域的顯學,在論壇中,英國「社會投資顧問公司」TSIC董事總經理趙舜茹從「影響力衡量與管理」的角度,探討IMM面對的:企業的影響力報告缺乏公信力、企業提出報告,卻沒有導入影響力管理、企業多傾向衡量正向而非負向的影響力等三大挑戰。

規模化動能三、資本光譜總動員:

家族辦公室一直是全球影響力投資的引領者,本屆論壇邀請到「林書豪影響力投資基金」總經理羅伯·金(Robert Kim)分享,從接受NBA球星林書豪的委託,到成立以影響力投資為宗旨的家族辦公室基金,現正積極投資美國及東南亞的社會創新企業。

規模化動能四、前瞻政策法規:

政策法規調適,對健全影響力投資生態系以及SDGs的下半場至關重要,具前瞻性的政策法規,可以促進私人資本加速流向永續發展領域。本屆論壇邀請到日本影響力投資生態系的領航者鵜尾雅隆,也是從G8衍生出來的「全球影響投資全球指導委員會」大使,欲暢談日本金融管理局於2020年成立影響力投資小組之後,為促進影響力投資生態系健全發展,著墨於重要政策法規的創新,將提供給市場環境相近的台灣作為借鑒。

論壇加碼工作坊 借鏡香港與星國經驗

不僅要從四大規模化動能尋得機會點,論壇第二日舉辦「以成果衡量影響力、實現跨界協作共贏:亞洲按效益付費及混合型金融發展趨勢」為主題、邀請制工作坊,並透過新加坡「三部門協作顧問公司」TSA創辦人陳偉涵為主講,分享如何將自身在歐美的經驗,融合亞洲獨特的市場需求,以創新投資工具為香港及新加坡等政府啟動開創性項目,並與政府主管機關、贊助型及運作型NPO、企業ESG代表等,期待在各方不同的視角中,找出屬於台灣的解方。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SDG 企業影響力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