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研之有物」是中央研究院 2017 年成立的科普媒體,取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 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編輯部穿梭走訪中研院各個研究所、實驗室,採訪頂尖研究團隊,揭開研究前線的神秘面紗。

最新文章

手機裡的家庭小劇場:從手機互動解析青少年心理、獨立發展的軌跡

手機裡的家庭小劇場:從手機互動解析青少年心理、獨立發展的軌跡

現代人的生活已離不開手機,想知道人們做了什麼、和誰互動、如何互動,直接觀察他們的手機內容,可能比回憶自述來得精確。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卓牧融助研究員,他參與了以「Screenomics」手機螢幕擷圖方法從事的親子研究,從45萬張擷圖中,看見美國青年與家長之間的手機互動,以及手機對青年獨立發展的影響。

評等報告
活在「火焰」上—孔寬楯藤壺與火珊瑚共生的秘密

活在「火焰」上—孔寬楯藤壺與火珊瑚共生的秘密

孔寬楯藤壺成功附著火珊瑚的秘密 想解開這個謎題,就得詳細觀察孔寬楯藤壺的生活週期,從出生、附著、到成體的過程。首先,要取得火珊瑚以及孔寬楯藤壺的幼體,研究團隊前往中研院設置於綠島的研究據點:綠島海洋研究站,在研究站附近約10到20公尺深的海域,採集了大小不一的火珊瑚樣本,帶回研究室培養。

永續生態
藤壺究竟是什麼生物?能操控螃蟹?還能與珊瑚互利共生?

藤壺究竟是什麼生物?能操控螃蟹?還能與珊瑚互利共生?

藤壺到底是什麼海洋生物? 藤壺對大多數人來說,是長得像小火山的生物,也是可以吃的「地獄」海鮮。藤壺在海洋環境中無所不在,牠們的蹤影遍及潮間帶、珊瑚礁、淺海、深海,以及甚至海龜與鯨魚身上。然而,牠們到底是一群什麼樣的生物呢?在生態系上又扮演什麼角色?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陳國勤特聘研究員,讓研究藤壺多年的他,和我們分享藤壺的二三事。

永續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