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4死於人類活動...鯨豚至少20%死亡跟混獲漁業有關
全台每年鯨豚擱淺都有百餘件,中華鯨豚協會統計,有近半數腐爛嚴重無法判斷擱淺原因,但有超過1/4死亡與「人類海上活動」有關聯,顯示人為海上活動對鯨豚的生存有一定的威脅及影響。閱讀更多:鯨豚為什麼會擱淺...
知本濕地鳥類大調查:極度瀕危「環頸雉」206隻 數量創歷史新高
荒野保護協會自2018年起,每年於知本濕地進行環頸雉調查,自2022年起也將黃鸝與台灣畫眉納入調查對象,作為知本溪口沖積扇的重要目標保育鳥種。而2025年目前調查發現在草生地的環頸雉多達206隻次,...
海豚遭槍殺...擱淺糙齒海豚 解剖後發現遭2顆子彈不同時間槍擊
海豚擱淺死亡,竟和槍擊有關。中華鯨豚協會揭露前年在桃園許厝港岸邊救援一隻擱淺的糙齒海豚,解剖發現身中兩槍,嚴重損害聽力及游泳控制方向能力,「這些傷害讓牠虛弱、迷失方向,最終擱淺於岸。」協會直言「牠是...
2025黑面琵鷺大普查!全球數量首次超過7千隻、台灣占58.9%仍是最大度冬地
「2025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結果出爐,全球數量共計7081隻,首次突破7千大關。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指出,台灣仍為黑面琵鷺最大的度冬地,共調查到4169隻,雖較去年微幅增加34隻,但總數未超...
金門石蚵產量大減...海溫升高讓價格飆漲5成 蚵農憂產業式微
金門知名美食「石蚵」今年數量驟減,當地蚵農推測與全球氣候暖化、海洋環境變遷有關,傳統養殖重鎮金寧鄉古寧頭,如今石蚵產量大減,每台斤零售價格飆升至280至300元,較往年貴100元,民眾感嘆「想吃正宗...
被動捕魚護生態!定置網捕魚空拍全紀錄 幫助海洋休養、漁業更永續
台灣是海洋國家四面環海,周遭海域孕育豐富的自然生態,要獲取海中的魚鮮除了傳統的漁船捕魚外,還有一種定置網漁法,主要是將網具固定放置在魚群會經過的魚道上,再配合魚類的生態習性設置,屬於被動捕撈,等待魚...
魚兒賞光!碧潭堰魚道設計大成功 毛蟹、魚群洄游數量可觀
春雨一到,新店溪水暖生機動,碧潭堰魚道迎來大批魚群洄游、毛蟹夜間現身,生態活力明顯回升。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曾晴賢指出,魚道設計成功,魚兒「賞光」洄游已成常態,加上AI監測持續記錄、毛蟹專用攀爬繩索...
選票比海洋重要?政府佛系保育、政策牛步 揭開「海洋三法」的難產真相
編按:台灣海洋保育法案的推動為何遲遲無法前行?是政策難產,還是選票的計算?陳徵蔚在《海洋在哭》書中直指台灣《海洋保育法》與《海域管理法》長期遭擱置的真相,揭露政府在面對漁業利益與生態保育間的猶豫與退...
台灣首見「長須鯨」!10.5公尺完整個體 擱淺龜山島北岸
中華鯨豚協會3日說,今年3月初1隻體長10.5公尺死亡鯨豚擱淺龜山島,經登島調查、取樣,確認為世界第2大海洋哺乳類動物長須鯨,這是台灣擱淺史上首例有完整個體的長須鯨。閱讀更多:鯨豚為什麼會擱淺?是人...
世界首例!台灣發現新屬新種「花蓮臺塘鱧」 淡水魚的重大發現
「全世界目前發現已發表的只有這一隻,是全世界第一例!」,台灣淡水魚類分類研究及物種探索有新發現,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陳義雄教授帶領的魚類研究團隊,在台灣灣東部溪流發現底棲性「鰕虎亞目塘鱧科...
澳洲持續高溫...經歷最熱12個月 高出過往均值1.61℃
澳洲官員3日表示,該國剛剛經歷有紀錄以來最酷熱難耐的12個月,期間還發生洪水氾濫、熱帶氣旋肆虐和大規模珊瑚白化等現象。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資深政府氣候學家葛倫傑(Simon Grainger)指出...
叮咚!幫魚兒按個鈴 荷蘭邀眾人助魚群穿越運河產卵
「叮咚」,在荷蘭烏特勒支(Utrecht),民眾幫魚兒按門鈴的季節又到了。3月3日起,若在運河水下攝影機的網路直播中,看到魚兒正等待通過水閘,就可以按一下影片旁的虛擬門鈴。提醒管理員,有魚群正等著通...
克拉瑪斯河的奇蹟 美國史上最大規模拆壩見證鮭魚返鄉
2024年10月,赫里福德(Mark Hereford)在美國俄勒岡州克拉瑪斯河(Klamath River)的上游看到一條大魚,他緊張又期待,但是光從背鰭還無法確認這是什麼魚。接下來的兩天,他與團...
2024年度福島核處理水排放完畢...總量約5萬4600公噸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3月30日已排放完2024年度最後一波福島第一核電廠區內,含氚等放射性物質的「核處理水」入海。東電本年度共排放約5萬4600公噸「核處理水」。TVU福島電視台(TUF)報...
熱浪煮熟珊瑚礁...澳洲西岸珊瑚礁出現14年來最嚴重白化
科學家26日說,澳洲西海岸記錄到令人震驚的珊瑚白化現象,將著名的珊瑚礁生態系統大片區域變成病態的暗白色,且看起來是自2011年起最嚴重的一次。環境慈善機構「麥德魯基金會」(Minderoo Foun...
瀕危鯊魚、大王具足蟲都上桌 台灣的「海鮮文化」能永續轉型嗎?
編按:台灣是全球前5大鯊魚獵捕國,許多鯊魚煙、魚丸等食品來自「近危」甚至「瀕危」物種。陳徵蔚在《海洋在哭》書中提到,破壞性極大的「底拖網」漁法,如推土機般剷除海底生態,導致大量混獲生物遭丟棄,生態復...
藤壺究竟是什麼生物?能操控螃蟹?還能與珊瑚互利共生?
藤壺到底是什麼海洋生物?藤壺對大多數人來說,是長得像小火山的生物,也是可以吃的「地獄」海鮮。藤壺在海洋環境中無所不在,牠們的蹤影遍及潮間帶、珊瑚礁、淺海、深海,以及甚至海龜與鯨魚身上。然而,牠們到底...
找「溪」望...台灣首屆「河川失望工程」名單出爐 點名2案例河川管理漏洞
由台灣河溪網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共同舉辦的2024年首屆「台灣河川希望工程獎」頒獎典禮暨「台灣河川復育論壇」,23日公布5件希望工程獎、2件失望工程案例,目的是為台灣河川復育點燈開路,找到新「溪」望。...
7千條小冰川消失...氣候變遷影響 中國冰川面積60年來減少26%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發布中國第3次冰川編目數據集。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前後中國冰川面積約4.6萬平方公里,相較過去約60年期間退減26%,約7000條小冰川完全消失。閱讀更多:暖化超...
鯨豚之間其實「愛說話」?解密抹香鯨如「摩斯密碼」的溝通之道
編按:你知道鯨豚之間其實「愛說話」嗎?絕大多數的齒鯨透過「哨聲」(whistle)溝通,用「喀答聲」(click)探測環境,但抹香鯨獨樹一格,無論是溝通還是探測都使用響亮而規律的喀答聲及脈衝聲(b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