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紅花綠食宣言-把食材寫進書,也把永續端上桌

2022/07/01 劉嫈楓

編按:全球疫情、氣候危機、烏俄戰爭⋯⋯,未來世界的餐桌究竟會變成什麼模樣?柴米油鹽醬醋茶,許多習以為常的料理、食材會不會哪天就此消失在餐桌上,餐桌上的永續行動該如何展開?

本月《倡議+》邀請永續飲食推廣協會發起人、綠色作家番紅花擔任客座總編,長期關注友善食材、倡議動物福利、鼓勵永續飲食理念的她分享多年來的永續飲食行動。

永續行動?淨零減碳?非得只有政府、企業的任務嗎?永續浪潮,也悄悄吹進餐桌。早在這股浪潮來臨之前,投入飲食書寫多年的作家番紅花,亦是永續飲食推廣協會發起人之一,早就關注友善食材、倡議動物福利、鼓勵永續飲食理念多年,說起關注永續飲食的根源,其實是來自從小就喜歡動物的簡單心意。

0
作家番紅花,亦是永續飲食推廣協會發起人之一。 圖/張皓婷攝影

「喜歡動物好像是人們的天性。否則我們也不會在日常生活中,隨處看見動物以各種樣態出現在電影、動畫或是繪本當中。但詭異的是,當我們長大後,卻好像忘記了這些事。」番紅花說。

愛動物的初衷 成為倡議永續飲食理念起點

關心動物的簡單初衷,延展成番紅花倡議永續飲食的重要基礎。當她關注飲食料理時,背後聯想的也是生活在其中的動物、昆蟲,身處在大自然生態中一起共生共長的生命。而在她永續飲食旅程中,選擇第一站,是蔬食。

番紅花解釋,農法、土地是最直接影響動物的事情,每個人的選擇影響了農友的從農之路,最早的關心也就是在這些蔬果選擇,自然農法、友善耕作都試著慢慢了解。例如:日前大眾非常關心的蜜蜂失蹤,就與農藥的施灑有關;紅豆栽作與老鷹生態,也是典型案例。「蔬果的選擇影響了土地,也影響生活其中的動物。」

因此,在番紅花的著作《我的廚房小情歌》,就關注和提倡有機的國產食材,分享許多在地、國產、進口食材在不同產地的風味區別,而當友善食材的議題和理念,漸漸獲得大家關注。番紅花又進而將目光轉向動物福利議題。「前幾年談論的人不多,我覺得可以讓大家更關注這樣的議題」,「當有機食材大家關注度夠了之後,也能轉換到另外一個議題」。

0
圖/張皓婷攝影

動物福利、海洋多樣性議題 率先發聲引起關注

她解釋,近期大家關注動物福利,最為熟悉的就是雞蛋的飼養環境議題,但蛋的議題複雜,消費價格、養殖業者⋯⋯,有種種涉及面項,但番紅花認為,「或許在找尋解答之前、弄懂議題之前,能有人願意說、有人開始關心。」

為了想了解背後、爬梳錯綜難解的面貌,番紅花在日常或是旅行路途中,順路「塞」進產地拜訪生產者的行程,早是番紅花日常風景。「多方汲取、客觀理解,對我來說很重要。」雞蛋是民生食材必需品,價格往往牽動許多,最理想的狀態是變得人人負擔得起,但這一天到來前,更重要的是要有人帶頭說、帶頭關心,「光是關注就有力量。」

帶領大家看見蔬食、認識動物的世界後,這幾年番紅花也把眼光放到了魚的世界。主題的轉向,是這幾年番紅花發現不管去到城市、部落,或是海邊鄉下學校演講,向台下小朋友問起最喜歡吃的魚是什麼?應答的答案總是「鮭魚」。「我非常訝異鮭魚的力量,竟然也能傳遞到不靠海的山上。」

細細一想,為何答案總是鮭魚?對小朋友來說,鮭魚為何如此令人嚮往?明明身處在海島之國,小朋友開始認識的魚,如此貧乏,責任究竟在誰的身上呢?許多在現場的觀察,番紅花不禁反思。

0
圖/張皓婷攝影

什麼是永續飲食?從選在地吃在地開始

尤其環顧台灣飲食書寫,「魚」也始終是一塊缺口,有時她問起周遭作家朋友,怎麼不寫魚呢?得到的共同回應都是:「魚實在太複雜了!」倘若自己率先關注,能喚起台灣民眾對魚的認識,多購買在地魚種,也能讓近海漁業、生態養殖漁業能夠得到幫助。「當越來越多人理解,魚不只是營養價值上好的蛋白質,也是不輸牛排的優質食材;背後對我來說,當越來越多人料理,就是影響了漁民。」她說。

近幾年才為大家提倡的碳足跡、減碳行動,早就是永續食物領域倡導許久的理念,但究竟什麼是永續飲食的定義,番紅花如此解答:無非就是「選用周遭容易取得的食材」,不論是魚類、蔬果⋯⋯,選用生活周遭的食材就能減少碳足跡。不過除了從環境減碳的觀點,少去食物運送里程、碳排數量,番紅花心中「選用周遭容易取得的食材」的標準,其實還蘊含著人人能夠公平、輕易地取得的理念。

不只在意食物吃下肚,也想為食物賦與力量,想透過食物多說一點的緣由是什麼?番紅花想了想解釋,從小生活在台北,是典型在台北都會生活中長大的小孩。但回憶起童年時光,自己卻偏愛往農村走去,原因之一是從小就跟著媽媽上市場,也常跟著媽媽在台北閒置地種菜、澆肥、灌溉⋯⋯,長大後轉換身份成為媽媽,為了替孩子準備料理開始接觸食材後,這些兒時成長的鄉間點滴,也跟著回到腦海,番紅花這才發現,自己和土地、食材的距離,並不遠。

0
圖/張皓婷攝影

兒時與媽媽的回憶,牽起了番紅花對食材、對料理的情感,而背後總是想得更多的使命感,番紅花想到的是年少時間,閱讀《人間》雜誌的經歷。那時,正是台灣政經社會騷動轉型的年代,雖是成長在都市,番紅花對農村、漁村都有份好奇與關心,底層漁民、農民的生活境況也是她心繫的主題。

番紅花在網路展開食物書寫後,心裡總是想,若也能透過消費、吃,讓農民漁民得到更多關注或收入。「這是我想做的事情,抱持著這份人文關懷,又能有益環境,減少碳足跡。」

走到人群中演講亦或網路書寫,這樣的理念和意涵究竟能不能被外人辨別,對番紅花而言,並非重點。關鍵是,希望大家能夠盡可能地吃在地、選在地,培養起永續飲食觀,才能真正讓人和環境都獲益。

0
圖/張皓婷攝影

持續筆耕不墜,番紅花在日常中書寫飲食料理食材,就是想用親切生活化方式鼓勵大眾一起感受永續食材的美好,進而去影響台灣農林漁牧業者的生產、生活與生態。

食物究竟在自己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番紅花說,投入料理飲食多年,有時在上市場採買,總會忍不住犯了職業病,開啟工作模式,東問西問。「坦白說,自己並不喜歡這樣」她說。番紅花總是提醒自己,應該再次找回看待食物的純粹。

講究討論耕作農法、漁法之前,食物最重要的意義是好吃美味,美味超乎了一切。當美味開啟了味蕾、帶來喜悅,也能進而接受背後價值理念,而最終,也從心中由衷浮現對生產者的深深謝意。

0
圖/張皓婷攝影

七月議題策展推薦:

從吃得飽到吃得巧-用餐前多想2秒,就是食育起點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所長識名信也教授,投入研究珊瑚之餘,也帶領一...

從沖繩到台灣-海大教授識名信也 在東北角養殖5千株珊瑚

2024/05/03
識名信也教授建立穩定培育大量珊瑚的技術。 圖/台海大提供

廢棄九孔池變「珊瑚農場」!海大養5000株珊瑚 成果登國際期刊

2024/05/03
為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攝...

百大企業僅40家有氣候目標 報告批評:缺乏計畫的承諾是公關伎倆

2024/05/03
志工是玉山國家公園重要夥伴,分為解說志工、高山保育志工。 圖/shutterst...

挑垃圾、巡山林 玉山志工守護生態38年

2024/05/03
教科書出版社加入永續教科書團隊。 圖/龍騰文化 提供

SDGs如何落實在教育現場?龍騰文化將永續教育融滲各科教科書 實踐永續發展目標!

2024/05/03
前聯合利華執行長、《正效益模式》作者保羅.波曼接受《聯合報》專訪,聊聊他對中小企...

想留住Z世代人才?聯合利華前CEO波曼:永續是關鍵

2024/05/03

最新文章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所長識名信也教授,投入研究珊瑚之餘,也帶領一...

從沖繩到台灣-海大教授識名信也 在東北角養殖5千株珊瑚

2024/05/03
科學繪圖師江勻楷擅長用寫實風格描繪生物與場景,並將科學資訊融入其中。 圖/張皓婷...

科學繪圖師江勻楷 用手繪藝術與科學共舞共存

2024/04/30
黃瀚嶢不僅擅長生態插畫,2022年出版的文學作品《沒口之河》同樣驚艷四方。 圖/...

從繪畫到文學-《沒口之河》黃瀚嶢 走出不一樣的生態研究路

2024/04/19
生態插畫家李政霖曾參與出版《臺灣野鳥手繪圖鑑》,現則醉心鑽研淡水魚生態。 圖/張...

走遍山林和水域,生態插畫家李政霖用畫筆上自然課

2024/04/02
將修復式正義引進校園 透過對話解決人際衝突。 圖/張皓婷攝影

霸凌的另一種解方「修復式正義」-橄欖枝中心林育聖相信對談的力量

2024/03/28
福安國中校長施俞旭透過各式活動,一步步帶領學生們打造友善校園、遠離霸凌。 圖/張...

不說教、打罵也能防制校園霸凌 福安國中校長施俞旭撕「流氓學校」標籤

2024/03/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