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蛇出沒頻繁!截至5月新北捉蛇案已破千件 動保處:「住家3不、外出5要」

陸地生物

新北動保處提醒,黑眉錦蛇為二級保育類,若在野外遇到切勿騷擾。 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動保處提醒,黑眉錦蛇為二級保育類,若在野外遇到切勿騷擾。 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每年7月16日是世界日,據統計,新北今年截至5月捉蛇案累計有1050件,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8件。夏季是蛇類活動旺季,新北市動保處提醒民眾避免與蛇相遇,要落實「3不5要」原則保平安。

閱讀更多:人與蛇的衝突橫跨都市到山林 爬行類專家游崇瑋:生態教育是解方

新北動保處日前接獲通報,在樹林區工興街樹上有大蛇出沒,動保處隨即派員前往,確認為無毒的臭青公,該蛇活動狀況良好、無明顯外傷後,便另覓適當地點將其野放。

從去年到今年5月,新北市29區中,蛇類通報案件數量前三高的行政區為新店區、汐止區和淡水區,通報案件數分別為561件、429件和414件,通報量最多的蛇類是龜殼花、紅斑蛇和黑眉錦蛇,分別為1097件、358件和346件。

雖然一般民眾對蛇類仍心存恐懼,但蛇類作為高階掠食者,對於生態系的維持有著重大的幫助,如果蛇類的數量減少,便會導致整個生態系受到嚴重影響。若在野外遇見蛇,蛇通常會比人還害怕,只要保持2公尺以上距離,就能讓雙方都不會受傷,達成雙贏。

想避免與蛇發生衝突,動保處提醒「3不5要」,「住家3不」包含住家環境不雜草叢生、不堆放雜物、不要有裂隙孔洞,避免蛇類有躲藏及進入屋內的通道;「外出5要」是野外活動要衣著長袖長褲包鞋、要手持長棍打草驚蛇、見蛇要保持距離繞道而行,要避免在蛇類活動頻繁的夜間及日出時段活動,要記下蛇類特徵,做好自我保護就不容易被咬。

新北市動保處表示,捉蛇是緊急業務,在接到案件後動保處會立即派員前往現場,而動保員抵達現場後會確保每個環節都符合安全規定後再行作業,呼籲民眾,不要輕易嘗試自行捉蛇,應通報動保處後靜待人員前往,而當動保員在現場執行捉蛇作業時,民眾請依指示保持在安全距離。如需通報動物救援及捉蛇案,可撥打動保處24小時通報電話02-29596353或1999市民專線。

日前有民眾通報新北市汐止區有蛇類遭網子困住,動保處隨即派員前往救援。 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日前有民眾通報新北市汐止區有蛇類遭網子困住,動保處隨即派員前往救援。 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夏季蛇出沒頻繁!截至5月新北捉蛇案已破千件 動保處:「住家3不、外出5要」

夏季蛇出沒頻繁!截至5月新北捉蛇案已破千件 動保處:「住家3不、外出5要」

厭倦了一成不變的魚料理?老饕帶你解鎖「魚頭到魚尾」的隱藏美味

厭倦了一成不變的魚料理?老饕帶你解鎖「魚頭到魚尾」的隱藏美味

地層下陷拉警報!全球7600萬人陷危機 亞洲沿海城市成重災區

地層下陷拉警報!全球7600萬人陷危機 亞洲沿海城市成重災區

人臉辨識的潘朵拉盒子:隱私裸奔、普通生活照變肉搜工具

人臉辨識的潘朵拉盒子:隱私裸奔、普通生活照變肉搜工具

最新文章

犀牛角盜獵的最佳解法?研究:為犀牛「切角」可減少78%盜獵行為

犀牛角盜獵的最佳解法?研究:為犀牛「切角」可減少78%盜獵行為

空投數十億蒼蠅?不是電影情節 而是「以蠅制蠅」的生物防治妙招

空投數十億蒼蠅?不是電影情節 而是「以蠅制蠅」的生物防治妙招

中國民兵船肇事逃逸!破壞菲律賓465平方公尺珊瑚礁 造成無法移除的生態傷害

中國民兵船肇事逃逸!破壞菲律賓465平方公尺珊瑚礁 造成無法移除的生態傷害

台灣黑熊阿里曼重返山林!野放前首次實施負面制約訓練 盼減少人熊衝突

台灣黑熊阿里曼重返山林!野放前首次實施負面制約訓練 盼減少人熊衝突

基隆護蝠行動!劉銘傳隧道5至9月是台灣葉鼻蝠育幼期 全面停止開放

基隆護蝠行動!劉銘傳隧道5至9月是台灣葉鼻蝠育幼期 全面停止開放

蟲蟲「搭便車」危機...日本金龜子首度入侵法國 潛在威脅超過400種植物

蟲蟲「搭便車」危機...日本金龜子首度入侵法國 潛在威脅超過400種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