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矽谷銀行也是「氣候銀行」 倒閉風波重擊美氣候科技新創
2023-03-18 00:00:24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於3月10日倒閉,成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銀行破產案。這間有40年歷史的矽谷銀行,是全美排名第16大的銀行,深受科技產業歡迎,波及逾千家為氣候危機提供解決方案的新創公司。596 -
飯店減用一次性備品 旅宿業建議「強制不提供」 環署草案暫緩上路
2023-03-17 09:30:38配合聯合國全球旅遊減塑倡議,環保署原規劃今年7月起旅宿業者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在業者普遍認為太倉促,恐造成客訴大增的情形下,環保署昨(7日)承諾不會7月馬上實施,且草案公告後至少有一年緩衝期。業者也建議中央規範由「不主動提供」改成直接不提供,否則在旅宿業缺工問題下,將有可能從「老總親自下去掃房」變成「老總親自送備品」。614 -
麻雀變少了嗎? 特生中心公布國家級鳥類指標 成亞洲第二
2023-03-16 09:20:52近年來「麻雀變少」成為熱議話題,特生中心3月13日召開記者會,透過分析國內100種繁殖鳥十年來的數量變化趨勢,建置「台灣森林鳥類指標」及「台灣農地鳥類指標」兩項國家級指標,也讓台灣成為繼印度後,亞洲第二個發布複合物種指標的國家。229 -
菲律賓要求「吉普尼」換環保車型 司機罷工抗議影響生計
2023-03-14 09:00:20菲律賓「吉普尼」(Jeepney)司機與業者3月6日起展開為期一週的罷工,抗議政府要求轉換到環保車型、並且在年底前整併營運商的計畫。購買新車是筆不小的費用,抗議人士表示,他們要的不是更長的期限,而是更多的補助與財務協助。罷工預計進行到12日。136 -
冰淇淋櫃提高6°C美味不變 聯合利華要讓冰品業省電更減碳
2023-03-13 09:30:06擁有400多個品牌、全球營業額超過500億歐元的聯合利華旗下的品牌眾多,Ben&Jerry's、Wall's、Breyers、Magnum等都是全球十大知名冰淇淋品牌常客。聯合利華表示,他們正在測試新的配方,讓放置冰淇淋的冰櫃溫度可以調高6°C,能帶動冰品產業共同減碳。179 -
德、義揚言否決 歐盟2035燃油車禁售令最後關卡延後表決
2023-03-11 00:00:27歐洲議會2月14日投票通過2035年禁售新汽車和新柴油車的法案,以實現歐盟在2050年氣候中和的目標。法案原定3月7日會員國投票後就可以正式通過,但隨著德國、義大利立場轉變,加上波蘭、保加利亞未表態支持,法案無法通過的可能性大增。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上週五宣布延後表決,新的時程還未定。306 -
公海不再無「法」管 聯合國達成公海條約協議
2023-03-09 09:30:25公海面積約全球近2/3的海洋,不隸屬任何國家,所以管制鬆散,常承受不當開發與利用的壓力。歷經10幾年討論、五輪談判,聯合國終於在3月4日晚上達成公海條約的協議,為保護公海的生物多樣性與永續利用跨出一大步。131 -
廢清法修法未完 環署擬提睽違10年「廢再兩法合一」新法
2023-03-07 09:30:27環保署長張子敬3月2日表示,今年將提出新修法,《廢棄物清理法》併同《資源回收再利用法》一起修,是規模較大的「廢再兩法合一」新法。「廢再兩法合一」自2005年討論以來,18年都無法通過,若今年推動順利,將是睽違10年再次提出官方版草案。419 -
推廣「單一材質口罩」 立委要環署拿出口罩回收機制
2023-03-06 09:30:23立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3月1日邀請環保署長張子敬報告業務及答詢,藍綠立委拿出廠商研發的「可回收口罩」,要求環保署建立口罩再利用機制,解決大量廢棄口罩問題。疫情產生大量的廢棄口罩,由於材質複雜、重量很輕,回收價值也低,通常以焚化處理。環保署長張子敬強調,回收體系需要廢棄物規模、再利用價值支撐,若評估具可行性,不排除規劃回收管道。607 -
虎鯨體內首度驗出環境賀爾蒙壬基酚 疑含毒化物衛生紙惹禍
2023-03-05 09:00:22研究人員在加拿大西溫哥華附近海域的虎鯨屍體中發現了常用於衛生紙的4-壬基酚(4-NP)。這是科學家第一次在虎鯨身上發現4-NP,而且它會經鯨魚母體轉移到胎兒上。此外,科學家也在虎鯨身上找到有「永遠的化學品」( forever chemicals )之稱的污染物。176 -
半年內交出碳費徵收辦法 環保署:3月起廣邀產業界研商
2023-03-02 09:30:00《氣候變遷因應法》2月15日總統公布施行以來,各界關注子法進度,如向排放溫室氣體的企業徵收「碳費」,費率及時程都還未定案。近日歐盟碳權價格飆破每公噸100歐元,更讓人好奇國內是否也將攀升跟進。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2月24日表示,預計3月開始和產業界公協會討論,最快年底就會推出碳費子法草案。歐盟碳價部分也有所掌握,但會優先考慮國內產業競爭力,不打算跟進。204 -
塑膠泡殼包裝納應回收 明年5月上路 業者憂回收標誌來不及印
2023-02-24 09:35:44塑膠襯墊、泡殼常見於包裝盒內防撞、分隔使用,這些塑膠薄片目前難以回收分類,最終僅能堆置或焚化。環保署去年提出相關修正預告,2月21日舉辦草案公聽會,針對塑膠襯墊、泡殼納入應回收項目,生產及輸入業者自明(2024)年5月起必須繳納回收清除處理費,並於商品標明回收標誌。業者普遍表示認同應負起回收責任,但認為一年緩衝期過短,回收標誌根本來不及印上去,外商也表示來不及跟總部溝通,建議延長緩衝期為1.5~2年。570 -
營運成本比一比 智庫:美國99%燃煤電廠改建再生能源更划算
2023-02-22 09:30:52舊電廠不需高額建置費,只需負擔營運成本,理應比新蓋電廠更便宜,但美國智庫「能源創新」(Energy Innovation)最新發布報告指出,新建光電或風電場的成本逐年下降,加上政策大力支持再生能源建置,美國99%的燃煤電廠繼續營運並不划算,早日除役改為光電或風電場更划算。121 -
研究:大氣沙塵具降溫作用 遮擋全球暖化嚴重性
2023-02-19 08:00:56新研究發現,自1800年代中期以來,大氣中的沙塵增加了約55%。沙塵的影響相當複雜,有些讓氣溫上升,有些會下降。該研究首度證實,沙塵的整體效應會讓氣溫略下降。換言之,如果沒有沙塵,人為碳排造成地球暖化會比現況更嚴重。170 -
我國再生能源去年成長36% 2022全年發電量首度超越核能
2023-02-16 09:28:33經濟部能源局上週發布能源統計月報,2022年我國再生能源占整體發電量8.3%,以極小差距超越核電8.2%,是首次再生能源的全年度發電量超越核能。相較前一年,再生能源發電量成長了36%。經濟部表示,將持續增綠電裝置容量,預計2025年可達29GW。347 -
PM2.5超標40倍堪比吸毒氣 印度首都圈實施嚴格禁煤令
2023-02-14 09:30:14每年一到冬天,印度首都德里的空污噩夢就跟著來。除了交通與工廠排放外,當地農民也常在這季節燃燒稻稈、枝葉等農業廢棄物。去年11月,PM2.5一度超標40倍,當地媒體以「德里已在呼吸毒氣」、德里居民在「吸煙」等形容慘況。不過,2023年1月起,德里首都圈開始實施燃煤禁令,迫使工業轉向較乾淨的能源。官方祭出五年計畫,打算全面改善空污。114 -
生態給付納台灣黑熊 與熊相遇「不傷害 快通報」
2023-02-12 09:00:26野生動物為生態環境良好指標,卻可能是農民及在地居民生活上的困擾。為兼顧生活、生計與保育,農委會林務局針對四瀕危物種、四種重要棲地實施「生態服務給付方案」,去年9月新增「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選定嘉義縣阿里山鄉等地作為示範區,鼓勵生產者及在地居民與熊相遇,能不傷害、快通報,採取有效保育措施。177 -
【從高空看生物多樣性】空巴基金會公開甄選30公分高解析衛星影像助攻保育
2023-02-09 09:46:13空中巴士基金會(Airbus Foundation)與連結保育基金會(Connected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CCF)近期宣布新的研究計畫獎項,鼓勵參加者利用衛星影像保育生物多樣性。80 -
首座100%綠電燈藝進駐台灣燈會 環團籲淨零從大型活動做起
2023-02-07 09:35:202023台灣燈會時隔23年重回北市,2月5日正式登場。綠色和平打造首座100%再生能源發電燈藝「歡迎光零」(You are the light),透過互動裝置象徵每個人都是淨零的重要力量。綠色和平取得北市府數據推估,本屆台灣燈會展出用電上看20萬度,排碳8.8萬公斤,相當於燈會期間有2239輛自小客車同時在路上行駛。綠色和平也藉此呼籲,我國大型文化活動缺乏減碳規劃,淨零行動可以從此著手。243 -
環署淨零綠生活指引 研議納入蔬食、生鮮裸賣措施
2023-02-01 09:30:40國發會在2022年底公布「2050淨零12項關鍵戰略」,相關政策仍需持續研商。環保署昨(17日)再舉辦座談會,針對「淨零綠生活」及「資源循環零廢棄」兩項關鍵戰略展開討論。不少民間團體認為蔬食推廣及一次性用品減量作為不夠積極,環保署表示,目前訂定中的綠生活指引不排除納入蔬食,今年也將開始研擬生鮮裸賣相關措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