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作者群 │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共發表 46 篇文章

【植物解憂】園藝治療師 用植物刺激人體五感、放鬆身心!

2022-09-22 09:33:15
園藝治療師張博然,利用植物和園藝活動幫助個案改善情緒及活動力,針對不同族群,她會設計不同的課程,其中有腦性麻痺的病友,透過園藝活動,讓無力的手成功拿起剪刀,也有失智症患者,透過艾草植物的連結,重拾回憶。園藝治療提供病友在正統醫療之外,有不同的輔助療法能夠選擇。
1317

「我想慢慢變好」 小草書屋用愛陪伴孩子

2018-07-10 10:00:00
這裡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單親家庭,或者隔代教養的小孩。從小家庭的不完整使他們沒有好的習慣,有的孩子即使是親兄弟還可以大打出手;有的孩子會出口中傷他人,甚至讓老師都默默流淚,但書屋的溫暖卻也可以慢慢融化每一顆冰冷的,或者傷痕累累的心。
1254

「培根市集」不拚賺錢 「培養草根力 」才是重點

2019-12-25 11:29:44
台灣社區實踐協會是萬華的在地服務組織,社工在服務時發現,許多居民擁有就業能力卻無處發揮。於是他們與其他服務組織合作,以「培力」(培養居民工作能力)及「草根」(關注在地議題及故事)兩項概念,創立「培根市集」,讓居民練習販賣商品,並讓組織在與居民的互動中,建立彼此的溝通橋梁。
1135

進擊的書店/城鄉潮間帶不僅提供書籍還把書店帶進社區

2023-01-08 09:00:12
城鄉潮間帶書店為一家「非典型書店」,不同於一般獨立書店,除了有特殊社會議題及種類相關書籍,還有一整牆的宜蘭當地方文史與都市計畫資料庫。城鄉潮間帶前身為「臺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分會」的工作室,選書以空間、環境及社區營造為主;再加上店長張沛榛個人關心的性別、海洋及香港等議題,從工作室到書店至今已在宜蘭扎根25年。城鄉潮間帶從事多年的社區培力輔導工作,像是不定期到社區擺設書攤,或是與社區長輩交流討論他們感興趣的書籍主題,因此與在地社區有著強大的緊密程度。近年來他們透過「進擊的書店」企劃,希望把書店帶進社區。
1049

媒合青年才藝與老人需求 好幫打造青銀好生活

2019-04-12 08:18:00
由丹木有限公司所創立的「好幫Hopen」團隊利用網路平台媒合年輕人的才藝與老年人的需求,讓青年陪伴長者過日子。曾有青年夥伴到一位患有憂鬱症的長輩家中作伴,憂鬱症長輩與一般長者不同,對於生活缺乏幹勁,因此青年夥伴從生活瑣事著手,花了一整天陪伴長輩清理冰箱。在看著滿滿的冰箱整理乾淨後,長輩的心情突然變得很好。儘管只是清理冰箱這種小事,同樣能讓長輩感受到陪伴的溫馨,讓他們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1008

「退役」籃球轉生 從球場轉運轉到時尚圈

2020-01-02 15:05:57
你可曾想過,那些你曾經在校園內使用的籃球最後都到哪裡去了嗎?它們大多都被送往焚化廠進行焚化處理,產生許多污染。Vitrop Designs 共森設計團隊發起「DOUBLE_DRIBBLE // 二次_運球」計畫,主動回收學校內被判定廢棄的籃球,希望讓這些籃球能再次被利用,變為環保產品,例如小錢包、鑰匙圈等等;同時也希望能以他們的設計,促進社會個人的環保意識。
984

活出不老夢想 翻轉長者生命態度

2019-04-17 08:35:34
有群人一早便在灑掃庭除、整理及布置餐廳空間,在廚房裡手腳俐落的準備食材,在紀念品商店裡擺設及清點商品,這些在忙著工作但充滿活力與朝氣的人,都是在「不老夢想125號」工作的銀髮者。臺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後,民眾雖然逐漸重視老年失能人口的照顧,卻往往忽略健康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與態度,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成立不老夢想125號,希望民眾看見健康長者們的活力與生命力。
927

面對部落老化 比亞外用生命繪本傳承泰雅文化

2019-04-11 14:49:01
「其實我很想走了」,一位高齡80餘歲的泰雅奶奶,親口說出這句令人心疼的話。從奶奶敘述過去生活跟故事的過程中,能感受到她是多麼的思念過去的家人、朋友,和曾一起生活的族人。
884

浪犬博士真心話 幫你找到對的牠

2018-07-04 10:00:00
「流浪狗當然需要救援,但他們更需要的是被理解。」她們認為,浪犬就是人類的老師(博士),人類要不斷的透過對不同物種的了解,來學習、體認生命並找到同理心。浪犬博士希望以建立起人類對浪犬的觀念教育開始,並推廣完善的領養體制,改變國內浪犬問題。
741

中途職場計畫 協助家庭照顧者重返職場

2018-06-08 12:46:34
根據勞動部資料,台灣1153萬勞動人口中,約有231萬人因為需照顧失能、失智和身心障礙家人而受影響;每年「因必須照顧家庭成員離職人口」約13.3萬人。這些「家庭照顧者」成為你我最容易忽略的群體。實際上,他們持續承受著心理、身體、經濟甚至是社交方面等壓力,難以有喘息空間。
740

毛孩的彩虹天堂,讓浪浪也能得到善終

2022-08-31 09:49:04
你曾經碰過浪浪們在路上過世卻不知如何處理嗎?毛孩的彩虹天堂正是專門為浪浪送行的一群人們。他們不僅幫助毛孩領養與協尋,更讓牠們在生命的盡頭能有尊嚴的離去,陪伴毛孩走完最後一哩路。
727

網購也能替地球減碳?換用「蜂巢紙」取代泡泡紙

2022-09-16 09:33:08
現今電商產業蓬勃發展,許多電商選擇以塑膠泡泡紙作為物流運送中的緩衝包材,然而這些廢棄塑膠卻難以被回收。NextPack 明日事業創辦人李庚霖(Keng)注意到此現況,決定將家族研發的蜂巢紙發揚光大,鼓勵企業及大眾以蜂巢紙取代一般的塑膠泡泡紙,落實環保目標。
721

老玩客團隊推「長輩版TED」 爺奶變身大演講家

2019-12-03 15:00:00
運用科技網路進行互動,是許多年輕人生活中的一部份,但對長者而言,卻可能相當遙遠。清華大學的老玩客團隊,透過智慧型手機以及TED演講技巧等課程,讓長者學習科技,並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使用Line、FB等軟體聯繫彼此外,演講課程也幫助他們整理自己的故事,並勇於站上舞台發表演說。而這些課程,也讓長者們懂得使用科技進行社交與互動。
660

愛心不是口號 他們用跨領域藝術讓公益落地

2018-11-29 12:00:00
「怎樣把合作對象的特質和特性找出來,是我們在做設計時最在意的,希望透過我們的轉化,讓大家對公益有不同的看法」。三明治工利用自身的藝術設計專長,與社福機構、公益單位合作,協助提升機構形象,將公益視覺化,而不單單只是販賣愛心,3個北藝大的學生用他們的創意搭起社會和社福團體、公益單位之間的橋樑用藝術訴說一個個故事。
614

公平貿易、純手工製衣 繭裹子掀衣著革命

2018-10-22 12:00:00
「我們鼓勵消費者不用塑膠袋,紙袋也最好不要用。」Vinka表示,很多人還是習慣買東西一定要購物袋,除了購物袋外,最好是連包裝紙都不用,才能達到最佳減碳效果。而這些省去的包裝成本,則轉換成現金回饋,也成功改變了顧客們的消費模式。就算是去其他店消費,也會養成自備購物袋的習慣。「過去人們比較重視從食品出發的有機生活,而我們創造出了新的族群。」Vinka說,一般的節能減碳、減塑其實都是相當容易的,真正要落實環境保護,得從整個產業的生產鏈源頭往下檢視。
562

書海中見海 地方「見書店」飄出書香海味

2019-12-19 18:09:39
「台灣人對於自己腳下這塊土地,還有周遭的海洋都不夠認識」,店長陳顥樺說。見書店坐落於基隆港邊,在以水藍色為設計主題的店內,以台灣的海洋意象、本土歷史文化為主題出發,期盼能有更多人對自己的國家有更深層的認識。
520

小農應援團出擊 突破農業人力困境

2018-05-29 18:37:29
蘭友善耕作代言人賴青松和楊文全組成的「倆佰甲」團隊,在宜蘭員山鄉深耕多年,越來越多新興農夫往此聚集,但是缺乏農業知識和在地人脈基礎,新農很難單打獨鬥,為了幫助新農快速融入宜蘭土地,陳幸延發起的小農應援團因應而生。
474

城市養蜂是Bee要的!還給獨居蜂「居住正義」

2022-08-11 08:22:13
通常提到「蜂」,大家腦中浮現第一個畫面往往是電影中大批自衛中的蜂群,或者是卡通中正在辛勤製作蜂蜜的蜜蜂。然而大家有所不知的是,以上這些畫面中出現的蜂類都只占了約蜂類群體的百分之十五。占峰類族群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獨居蜂類在生態中扮演為植物授粉的重要角色,然而隨著環境棲息地漸漸遭受破壞,城市中的獨居蜂在繁衍上遇到挑戰。城市方舟工作室三位創辦人透過推廣獨居蜂旅館的概念,讓城市的獨居蜂在一個個設計過的小木屋中有棲息的旅宿。
415

用「貓便」種菜!-拼圖喵帶著浪浪自給自足

2022-07-15 11:34:00
拼圖喵,從原本的貓旅館,再到現在的貓咪中途之家,創辦人陳人祥將廢棄幼稚園打造成人貓友善空間,更研發「貓便當菜」讓貓咪自給自足。這裡不僅是浪貓的庇護所,也作為參訪教育的教室,透過實際體驗改變人們對待動物的方式;更結合其經營的社會企業「養貓人家」,讓有意願購買寵物用品的民眾,能夠提前感受產品使用狀況。
373

「絕育」才是源頭!浪途通報平台讓浪浪們不再複製流浪

2022-10-04 09:33:37
你曾經有碰過需要救援的浪浪卻不知道該向誰通報,或是救援後不知道該如何送養的情況嗎?「浪途」的兩位創辦人Shawn和Deson建立了專屬浪浪的通報平台,讓民眾能夠透過平台進行流浪救援、遺失協尋及動物認養的案件通報,作為統一發佈源頭,使民眾能夠找到適合的人進行救援。
342
Top